触指以及相应的电气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5231发布日期:2023-09-27 18:2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触指以及相应的电气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指装置及相应的电气开关。


背景技术:

1、触头及触指是电气连接非常关键的部位,其影响着电气开关设备的绝缘、温升、动热稳定等各种电气性能。触头及触指的可用于电气开关设备电气滑动连接应用,其是开关设备中能耗损失的主要部位。

2、为了降低电气连接的接触电阻,现有的触指设计往往是增加触指的数量或者加大触头触指的抱紧力。在有限的空间内,触指的数量会受到空间尺寸的限制,而抱紧力增加对接触电阻的减小也是有上限的,当抱紧力增加到一定值后,接触电阻就会不在减小。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开关设备的一些温升及动热的电气性能。

3、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接触电阻、提高开关设备的耐受温升、动热的水平以及降低开关设备的功率损失的触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触指,与触头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中央包括开口,以用于固定触指;指部,多个所述指部围绕所述开口分布并从所述基部延伸,每个所述指部具有至少两个子指部,每个子指部都包括与所述触头接触配合的接触段。

2、根据该方案,在不增加触头数量的情况下,使得该结构能够与现有技术的具有八个指部的触指的使用场景和配合部件兼容,不破坏原有开关设备的规格和设计,同时,进一步地,将触指与触头之间的接触点的数量翻倍,大大增加了触指与触头之间的实际接触总面积,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优化了触头与触指的热力场环境,改善开关设备电流的分布状况,提高开关设备的耐受温升、动热的水平,降低开关设备的功率损失。该方案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易于制造,有利于降低成本。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指部的数量为八个并均匀地围绕所述开口分布。有利于使装配后的压力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其中一个或多个指部由于压力过大而发生不可逆变形,使得触指完全失效,压力载荷均匀分布还有利于触指和触头之间的实际总接触面积增大。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每个所述指部具有至少一个弯曲段,其中,所述接触段为其中一个弯曲段。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每个所述接触段具有相应指部上最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轴线的接触点,所述接触段在所述接触点处与所述触头接触连接。

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开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开口的外接圆半径。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开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触头与所述接触点的接触处的截面的外接圆半径。根据该方案,触头插入开口并与所有指部接触时,触头和触指可形成过盈配合,使得指部会产生远离触头的方向的弹性变形,因此二者表面产生正压力,使得触头和触指牢固配合,此外,正压力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基部还包括通孔。

9、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基部还包括凹口。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通孔和所述凹口交替择一地布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指部之间,以形成“指部-通孔-指部-凹口-…”的循环序列。

11、根据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气开关,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触指以及相应触头。

1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触头与所述触指配合成使得所述接触段相远离所述触头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二者接触表面产生正压力,使得触头和触指牢固配合,此外,正压力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

1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接触段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用套圈紧箍。这进一步使得触头和触指牢固配合,并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这还有利于防止指部的变形失效使得触指和触头之间压力减小或无压力,进而导致二者配合失效。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指,与触头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指,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开关,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触指,与触头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中央包括开口,以供用于固定触指;指部,多个所述指部围绕所述开口分布并从所述基部延伸,每个所述指部具有至少两个子指部,每个子指部都包括与所述触头接触配合的接触段。还提出一种包括该触指以及相应触头的电器开关。

技术研发人员:芦定军,杜世全,韩鹏凯,魏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