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7948发布日期:2023-10-14 11:3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和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散热结构对锂电池进行散热,以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2、例如公开号为cn214706036u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有外壳、内框、基座、正极、负极、上盖和碳纤维散热板;外壳设置有容纳腔和散热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显露容纳腔的开口;内框从开口装入容纳腔内,碳纤维散热板抵于内框的外侧面;基座安装于内框,正极和负极镶嵌于基座中,并向上、向下延伸露出基座的顶部和底部;上盖扣合式安装于外壳,并覆盖开口。

3、上述方案中传统的锂电池电芯结构而言,能够提高其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提升锂电池电芯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其次是,将上盖扣合式安装于外壳,较于传统的锂电池电芯的封装工艺而言,能够使得锂电池电芯的整体封装工艺更加简单,有利于提升锂电池电芯的封装效率。但是申请人发现长时间工作时,锂电池温度过高,光靠碳纤维散热板和散热鳍片进行散热,无法得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箱体、铰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单元和用于对锂电池进行防护的辅助保护机构;

3、所述散热单元由若干个散热件构成,所述散热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的底部为弯曲状,所述冷却管上固定连接有小u型杆,每个所述散热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大u型杆,从而在所述小u型杆和所述大u型杆的配合下,使得所述冷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片,其中所述散热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的循环单元。

4、优选地,所述循环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冷端位于所述冷却壳体内,所述冷却壳体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小u型杆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辅助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底部内壁的若干个电池座,所述电池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板,所述电池座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压盖,所述电池压盖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6、优选地,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呈现为向外弯曲状。

7、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的一端呈现为向内弯曲状,使得所述防护板的形成一个弯曲腔。

8、优选地,锂电池放置在所述冷却管上,通过所述电池压盖对锂电池进行固定,锂电池的底部与所述散热片抵接。

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冷却管的底部为弯曲状,可以增大与锂电池的接触面积,从而冷却液流动的路径变长,便于冷却液更多更充分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锂电池最充分冷却的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循环泵在回流管的作用下,使得冷却过后的液体重新流进冷却管内,再次带走锂电池散发的热量,从而锂电池进行散热保护。

12、3、本实用新型中,在凹槽的作用下,减少电池压盖与电池的接触面积,在散热孔的作用下,使得热量能够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散热机构对锂电池进行散热保护。

13、4、本实用新型中,锂电池与防护板的弯曲侧相抵接,从而对锂电池进行一个辅助限位作用,同时能够减少防护板与锂电池的接触面积,从而更有利于锂电池散热,同时在弯曲腔的作用下,使得防护板存在一个形变空间,使得锂电池在发生震动是,能够有一个缓冲空间,从而对锂电池进行一个缓冲减震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箱体(1)、铰接在所述箱体(1)上的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单元和用于对锂电池(3)进行防护的辅助保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的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壳体(13),所述冷却壳体(13)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14),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冷端位于所述冷却壳体(13)内,所述冷却壳体(13)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液管(12),所述进液管(12)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小u型杆(7)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壳体(13)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循环泵(9)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9)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1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底部内壁的若干个电池座(5),所述电池座(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防护板(6),所述电池座(5)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压盖(4),所述电池压盖(4)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402),所述凹槽(402)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0)的两端呈现为向外弯曲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的一端呈现为向内弯曲状,使得所述防护板(6)的形成一个弯曲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锂电池(3)放置在所述冷却管(10)上,通过所述电池压盖(4)对锂电池(3)进行固定,锂电池(3)的底部与所述散热片(15)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散热结构,涉及到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铰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单元和用于对锂电池进行防护的辅助保护机构;所述散热单元由若干个散热件构成,所述散热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管的底部为弯曲状,所述冷却管上固定连接有小U型杆,每个所述散热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大U型杆。本实用能够便于冷却液更多更充分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锂电池进行充分循环冷却,从而对锂电池进行散热保护,同时能够在锂电池在发生震动时,能够有一个缓冲空间,从而对锂电池进行一个缓冲减震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领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