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1873发布日期:2023-11-18 01:4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常见的电池三大类主要是: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会比较高、性能也比较稳定,电动汽车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这两类电池了,而镍氢电池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逐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2、新能源电池成品主要包括电池箱和电池箱内部的电池组及其主控器组成,新能源电池加工中存在将电池组放置在电池箱内的生产工序,而现有的电池箱与电池箱的箱盖多数采用螺栓固定,电池箱顶端设有开多螺孔的安装板用于与箱盖适配,箱盖与安装板的外侧贴合,由于安装板较薄,安装板的螺孔处向内延伸有凸出的螺套,用于提升螺栓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在电池组安装时,电池组极易触碰到凸出的螺套导致电池组的划伤,现有的为避免电池组划伤,在电池组安装前,采用四个新能源电池内放置的薄绝缘板,将绝缘板放置在电池箱内部并与电池箱的四个内侧边贴合,将电池箱顶端和内侧的螺套遮盖,起到防护作用,此方法存在如下弊端:电池组安装时需两人配合,一人手扶绝缘板,一人放置电池组,浪费人力,且绝缘板较多存在扶持不便的状况;并且由于电池组的尺寸与电池箱内部尺寸一致,虽然绝缘板较薄,依旧存在电池组下落不便及绝缘板抽出不便的状况。

3、因此,发明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包括引导框和方形框,所述引导框呈上宽下窄的方形喇叭状结构,所述引导框的底端与方形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二者连接处内侧为光滑过渡面,所述方形框的底端向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方形框的内侧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开口。

3、可选的,所述引导框和方形框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

4、可选的,所述引导框的侧边为弧形弯曲结构,且顶端为弧形倒角边。

5、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截面宽度与电池箱顶部的安装边的厚度相等。

6、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深度与电池箱顶部的安装边的高度相等。

7、可选的,若干个所述开口与电池箱的安装边内侧的多个螺套一一对应。

8、可选的,所述开口的竖直高度与插槽的深度相等。

9、可选的,所述方形框内部腔体的宽度和长度均与电池箱的内部腔体的宽度和长度相等。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电池箱的顶部,电池组装箱时对电池组起到竖直导向的作用,提升电池组的安装速率,并且本机构可将电池箱内侧的螺套遮盖,避免螺套划伤电池组;

12、2、本实用新型底端开设插槽,可稳定插接在电池箱的顶部,无需人工辅助手持,进而电池组装箱时一个人即可完成装箱操作,降低人工使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框(1)和方形框(2),所述引导框(1)呈上宽下窄的方形喇叭状结构,所述引导框(1)的底端与方形框(2)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二者连接处内侧为光滑过渡面,所述方形框(2)的底端向上开设有插槽(3),所述方形框(2)的内侧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开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1)和方形框(2)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框(1)的侧边为弧形弯曲结构,且顶端为弧形倒角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截面宽度与电池箱顶部的安装边(5)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深度与电池箱顶部的安装边(5)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开口(4)与电池箱的安装边(5)内侧的多个螺套(6)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的竖直高度与插槽(3)的深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2)内部腔体的宽度和长度均与电池箱的内部腔体的宽度和长度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辅助装箱机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引导框和方形框,所述引导框呈上宽下窄的方形喇叭状结构,所述引导框的底端与方形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二者连接处内侧为光滑过渡面,所述方形框的底端向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方形框的内侧底端开设有若干个开口。本技术放置在电池箱的顶部,电池组装箱时对电池组起到竖直导向的作用,提升电池组的安装速率,并且本机构可将电池箱内侧的螺套遮盖,避免螺套划伤电池组,本机构底端开设插槽,可稳定插接在电池箱的顶部,无需人工辅助手持,进而电池组装箱时一个人即可完成装箱操作,降低人工使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甲,秦友亮,程小雷,于中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