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6669发布日期:2023-10-21 18:4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防护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刀片式的方形电芯因其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热稳定性等特性,已成为动力电池中主要使用的电芯。普通刀片式电芯的防爆阀设置于电芯的侧部(如图1所示),即这种形式的电芯底部允许发生一定的变形量,因此现有的电芯底部防护方案为在电芯模组底部设置mpp材料件和平整的金属底护板(如图2所示)。但随着人们对动力电池热安全性能需求的提高,将防爆阀底置的刀片式电芯(如图3所示)的市场占比逐渐增大。若仍使用现有的电芯底部防护方案,该金属底护板可能挤压防爆阀,而防爆阀较为脆弱即其受到较小的挤压变形就会发生开裂漏液以及绝缘失效等问题;并且现有的金属底护板没有相应的排气通道,其无法有效地引导热失控气流(即防爆阀排出的高压气体);此外,现有的金属底护板采用螺栓和密封垫与电芯模组连接,若其底部发生球击工况则容易导致密封失效。也就是说,现有的电芯底部防护方案已不再适用于将防爆阀底置的刀片式电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电芯底部防护方案不适用于将防爆阀底置的刀片式电芯的问题。

2、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护板,形成有主体,其中,所述主体形成有多个排气部和多个连接部,并且多个所述排气部和多个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个所述排气部均形成为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凹部结构,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空腔;当所述主体与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模组粘接,所述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电芯模组的防爆阀。

3、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形成方向相同。

4、优选地,所述排气部的两个侧壁形成为彼此对称的弯折结构;所述侧壁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排气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连接。

5、优选地,所述水平段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遮挡件;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抵接。

6、优选地,所述排气部的内部铺设有耐高温防火部件,以形成为耐高温防火层。

7、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粘接。

8、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厚度为10mm~15mm。

9、优选地,所述主体还设置有加强层,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加强层位于所述主体背离所述电芯模组的一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防护板。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壳体。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通过多个设置于该防护板顶部的排气部,使得当所述主体与电芯模组连接时,排气部的开口能够朝向电芯模组底部的防爆阀,而该排气部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即能够形成为与防爆阀相对应的排气通道,以能够有效地引导防爆阀所排出高压气体的流动,从而避免发生热失控的情况;此外,防爆阀对应设置于形成为凹部结构的排气部的上方,则能够有效避免主体挤压防爆阀的情况发生;此外,防护板主体通过连接部与电芯模组粘结,该连接部与排气部交替设置,同时连接部还形成有空腔,相较于现有的螺栓与密封垫组合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了其失效的风险。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板,形成有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有多个排气部和多个连接部,并且多个所述排气部和多个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个所述排气部均形成为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凹部结构,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空腔;当所述主体与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模组粘接,所述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电芯模组的防爆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形成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的两个侧壁形成为彼此对称的弯折结构;所述侧壁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排气部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遮挡件;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的内部铺设有耐高温防火部件,以形成为耐高温防火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与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厚度为10mm~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置有加强层,当所述主体与所述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加强层位于所述主体背离所述电芯模组的一侧。

9.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板。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板、壳体及电池包,涉及电池包防护结构领域。该防护板的主体形成有多个排气部和多个连接部,并且多个所述排气部和多个所述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个所述排气部均形成为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凹部结构,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主体相对端部的空腔;当所述主体与电芯模组连接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芯模组粘接,所述排气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电芯模组的防爆阀。

技术研发人员:柏建伟,任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