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及叠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6190发布日期:2023-10-22 11:3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及叠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极片输送,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及叠片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包包括壳体、若干极片、若干隔膜、若干电芯等主要部件,壳体、极片和电芯加工完成后,通过组装工艺形成整体。

2、其中,极片制片后,需要通过叠片工艺组装,所谓叠片工艺是指把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一层一层的叠起来,做成一个卷芯。极片制片后通常存储在料盒内部,然后通过吸盘吸附极片运送至叠片工位上方,然后利用夹爪夹取极片,将极片放置于叠片工位进行层层堆叠。

3、当前堆叠工艺中常使用吸盘和夹爪相配合的方式对极片进行操作,具体步骤为使用吸盘自料盒中吸取极片运送至合片工位,然后再利用夹爪夹取极片进一步运送至叠片工位。现有技术在叠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极耳翻折现象,进而导致产品安全的问题。

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叠片效率及电池装置的安全性的极片吸附装置和叠片设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共同形成对所述极片进行吸附的吸附面,沿极耳的长度方向,所述极耳被所述吸附面覆盖的长度与所述极耳总长度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0.65,并且所述第二吸盘至少能够吸附极耳的夹爪夹取部;

3、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吸盘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极片,用于避让夹爪。

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以下部件:

5、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

6、一对夹爪;

7、当吸附工作时,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共同对所述极片进行吸附;当夹取工作时,所述第一吸盘处于吸附状态,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吸盘脱离所述极片后再使所述夹爪夹持所述极片。

8、与现有技术中极耳全部区域未被吸附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片吸附装置中的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形成的吸附面能够覆盖极片的极耳沿长度方向大致65%的长度区域,这样极耳可以被可靠吸附,被抚平不会产生褶皱,提高叠片效率,并且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及设备良率,并且当极片被吸附至合片工位时,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吸盘远离极片,这样极耳上的夹爪夹取部被避让,以方便夹爪夹取,夹爪夹取后可以将第一吸盘与极片分离,在夹爪的夹取作用下,极片被送至叠片工位,即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对独立的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共同对极片吸附,利用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吸盘相对远离极片可以避让夹爪的夹取位置,方便极片夹取。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共同形成对所述极片进行吸附的吸附面,沿极耳的长度方向,所述极耳被所述吸附面覆盖的长度与所述极耳总长度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0.65,并且所述第二吸盘至少能够吸附极耳的夹爪夹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具有第一吸附面,所述第一吸附面用于吸附所述极片的涂覆区域,所述第二吸盘具有第二吸附面,所述第二吸附面完全覆盖所述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面完全位于所述涂覆区域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面为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位于同一平面,以便对所述极片的同一侧表面进行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耳的宽度方向,所述极耳被所述吸附面覆盖的宽度尺寸与所述极耳的总宽度比值大于或者等于0.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面完全覆盖所述极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伸缩缸,所述第二吸盘连接于所述伸缩缸的活动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体,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第一吸盘集成于所述安装体。

10.一种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以下部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片吸附装置及叠片设备,其中该极片吸附装置采用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形成吸附面以共同对极片吸附,沿极耳长度方向,吸附面覆盖极耳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极耳长度的0.65,这样极耳被吸附时,被抚平不会产生褶皱,提高叠片效率,并且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及设备良率,并且当极片被吸附至合片工位时,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吸盘远离极片,这样极耳上的夹爪夹取部被避让,以方便夹爪夹取,夹爪夹取后可以将第一吸盘与极片分离,在夹爪的夹取作用下,极片被送至叠片工位,利用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吸盘相对远离极片可以避让夹爪的夹取位置,方便极片夹取。

技术研发人员:张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