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6438发布日期:2023-11-23 01:0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由于其高环保性、低噪音、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且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有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多,用户对于其在不同场景尤其是寒冷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多。由于在寒冷环境下,电池内部存在较大的温差,可能会影响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与用户的使用体验。

3、鉴于此,如何在寒冷环境下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该电池还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该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设置在该第一容纳空间内,该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设置在该第二容纳空间内;其中,该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1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2满足:c1<c2;该电池被配置为在该电池工作的情况下,该第一容纳空间的温度高于该第二容纳空间的温度。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当电池被配置为在该电池工作的情况下,该第一容纳空间的温度高于该第二容纳空间的温度时,即第二容纳空间为电池的低温区,该低温区的存在会使得电池内部的回路电流降低,进而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通过将该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1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2设置为:c1<c2,且在第一电池单体组与第二电池单体组之间串联连接时,能够降低整个回路电流变小的可能性,减小低温区的存在对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该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该第二电池单体的耐寒能力大于该第一电池单体的耐寒能力。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且该第二电池单体的耐寒能力大于该第一电池单体的耐寒能力,即该第二电池单体在低温环境下的温度变化较小,能够降低整个回路电流变小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低温区的存在对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0.01≤(c2/c1)-1≤0.5。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1与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2设置为满足:0.01≤(c2/c1)-1≤0.5,能够同时兼顾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与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的中部容纳空间,该第二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的边缘容纳空间。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中部容纳空间是指该箱体的靠近该箱体的中心位置的区域,该边缘容纳空间是指该箱体的远离该箱体的中心位置的区域,且通常情况下该中部容纳空间的温度高于该边缘容纳空间的温度,通过将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设置在箱体的中部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设置在箱体的边缘容纳空间,使得在电池被配置为在该电池工作的情况下,该第一容纳空间的温度高于该第二容纳空间的温度,进一步地,通过将该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1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2设置为:c1<c2,且在第一电池单体组与第二电池单体组之间串联连接时,能够降低整个回路电流变小的可能性,减小低温区的存在对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1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边缘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空间,该中部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中部空间。这样,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能够将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设置在箱体沿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空间,即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空间布置完第一电池单体组后,可在该箱体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空间布置第二电池单体组,能够提高该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该电池的能量密度。

1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电池还包括: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该高压模块和/或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边缘容纳空间中。

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电池还包括设置在边缘容纳空间中的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即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可设置在该边缘容纳空间中除该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以外的空间,能够提高该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该电池的能量密度。

1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边缘容纳空间的容积小于该中部容纳空间的容积,该第二电池单体的体积小于该第一电池单体的体积。这样,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体积较小的第二电池单体布置在箱体的容积较小的边缘容纳空间内,在第一电池单体在箱体内的中部容纳空间布置完成后,能够充分地利用箱体内剩余的空间,以显著提高该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该电池的能量密度。

1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电池包括:保温件,该保温件围绕该箱体的周向设置,以使得该第一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的边缘容纳空间,该第二容纳空间包括该箱体的中部容纳空间。

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电池可包括保温件,该保温件围绕该箱体的周向设置,能够提高该电池的箱体的边缘容纳空间的保温性能,且通过将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布置在该箱体的边缘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布置在该箱体的中部容纳空间,即在电池被配置为在该电池工作的情况下,该第一容纳空间的温度高于该第二容纳空间的温度,进一步地,通过将该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1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2设置为:c1<c2,且在第一电池单体组与第二电池单体组之间串联连接时,能够降低整个回路电流变小的可能性,减小低温区的存在对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升电池的使用性能。

1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箱体内设置有容纳壳,该容纳壳将该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该第一容纳空间,该容纳壳具有该第二容纳空间。

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容纳壳,该容纳壳将该箱体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电池单体组的第一容纳空间,该容纳壳的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单体组的第二容纳空间,这样,该容纳壳可以对第一电池单体组或者第二电池单体组起到保护作用,以降低第一电池单体组和第二电池单体组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当该第一电池单体组或者该第二电池单体组发生热失控时,容纳壳可以起到隔离作用,有效减小因部分电池单体组发生热失控而对整个电池造成的影响,减小对电池的使用性能的影响,提高电池整体运行的可靠性。

1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容纳壳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于该箱体。这样,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该容纳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箱体,当第二电池单体组出现故障时,以便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的维修与更换。

1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一电池单体的安全性大于该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二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该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的该第一电池单体的数量大于该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该第二电池单体的数量。

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一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设置为大于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安全性,即可将两种安全性不同的两种电池单体组串联在一起形成电池,该两种安全性不同的电池单体组可实现优劣势的相互弥补,有利于在兼顾电池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其次,将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一电池单体的数量设置为大于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二电池单体的数量,由于第二电池单体相较于第一电池单体优先出现故障,那么在维修电池时,只需要更换数量较少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从而可以降低电池的维修成本。

2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单体组是由多个该第一电池单体并联形成的;和/或,该第二电池单体组是由多个该第二电池单体并联形成的;和/或,该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多个电池单体组之间串联。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串联的情况下,通过将多个第一电池单体并联形成第一电池单体组,和/或将多个第二电池单体并联形成第二电池单体组,能够增大整个回路电流,进而使得整个电池能够满足充放电需求。

2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一电池单体和该第二电池单体组包括的第二电池单体的化学体系不同。

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化学体系设置为不同,有利于在不影响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提升电池的整体能量密度。

2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单体为圆柱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和/或,该第二电池单体为圆柱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池单体设置为圆柱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和/或,将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为圆柱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能够兼容当前主流的电池单体的形状,而无需开发新的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加工制造成本。

2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电池,该电池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