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629发布日期:2023-09-13 19:3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抵靠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1、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申请号为:202220239393.1)包括基体板,两个基体板平行竖立且相对面前端分别设有调距螺杆和内螺纹套筒,基体板的相向面上分别均布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电池侧撑杆,电池侧撑杆能够随着两个基体板之间间距的变大而对应地抵靠在储能箱内电池组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体板承载撑靠在储能集装箱内部中央过道两侧电池组的电池侧撑杆,每个电池侧撑杆对应抵靠在一个电池组上的电池,能够避免储能集装箱起吊过程中产生的电池组意外脱落问题。

3、该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池测撑杆对于电池组相互抵靠,从而防止电池组的脱落,该装置中在对电池组进行固定时,无法进行调节,进而无法适应不同的电池组尺寸大小的需求,且在对电池组进行使用,如果长时间使用且无法透气的情况下使用,会使得电池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内腔设有两个透气滤板,两个所述透气滤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透气滤板的侧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两个透气滤板的底部均设有l形侧板,两个所述l形侧板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弹簧和伸缩板,两个所述透气滤板的顶部设有风板,所述风板的侧部设有降温仪;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第二弹簧,从而可以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电池组进行透气,还可以使得不同尺寸的电池组,通过设置降温仪和风板,进而可以对电池组带到降温通风的作用。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侧板之间设有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l形侧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外围活动套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设有相同的第一弹簧和透气滤板;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透气滤板,进而方便对电池组进行透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活动杆的贯穿两个l形侧板的侧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围均螺纹转动套接有限位手柄;通过设置限位手柄,进而方便调节两个l形侧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池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侧板和支板的侧部分别与多个第一弹簧远离透气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形侧板的一端顶部内腔设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与其中一个所述l形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l形侧板的顶部与两个限位板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栓进行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和固定栓,从而可以对电池组起到固定的作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u形板的侧部内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u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板的一端相互滑动套接,所述伸缩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两个l形侧板的两侧相互抵靠;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伸缩板,可以进行尺寸调节,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电池组的大小。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侧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滑动套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内腔均设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分别与两个支撑块远离两个l形侧板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外围与u形板的侧部相互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侧部与u形板的侧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滚轮进而可以对两个l形侧板起到支撑作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板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风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贯穿u形板的两侧,所述风板的侧部固定套接有多个软管,多个所述软管远离风板的一端降温仪的侧部固定套接;通过开设有出风口,从而方便对电池组起到风力降温的作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气滤板和第一弹簧,进而可以对电池组进行透气,从而防止电池组过热,并通过调节限位手柄,从而可以调节两个l形侧板和支板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与第二弹簧相互配合,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电池组,通过设置降温仪,从而可以通过软管将冷风输送到风板内,并通过出风口对电池组进行降温,进而防止电池组的热量过载,进而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包括u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内腔设有两个透气滤板(21),两个所述透气滤板(2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弹簧(20),多个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与透气滤板(21)的侧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20)远离两个透气滤板(21)的底部均设有l形侧板(11),两个所述l形侧板(1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弹簧(24)和伸缩板(19),两个所述透气滤板(21)的顶部设有风板(4),所述风板(4)的侧部设有降温仪(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侧板(11)之间设有两个活动杆(15),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l形侧板(11)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外围活动套接有支板(16),所述支板(16)的顶部设有相同的第一弹簧(20)和透气滤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杆(15)的贯穿两个l形侧板(11)的侧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7),四个所述螺纹杆(17)的外围均螺纹转动套接有限位手柄(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侧板(11)和支板(16)的侧部分别与多个第一弹簧(20)远离透气滤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形侧板(11)的一端顶部内腔设有两个限位板(18),两个所述限位板(18)与其中一个所述l形侧板(11)之间通过第一转动杆(13)进行转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l形侧板(11)的顶部与两个限位板(18)远离第一转动杆(13)的一端通过固定栓(22)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u形板(1)的侧部内腔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弹簧(24)远离u形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远离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伸缩板(19)的一端相互滑动套接,所述伸缩板(19)远离支撑板(23)的一端与两个l形侧板(11)的两侧相互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侧板(1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内腔滑动套接有两个支撑块(8),两个所述支撑块(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l形侧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8)的另一端内腔均设有滚轮(9),两个所述滚轮(9)的分别与两个支撑块(8)远离两个l形侧板(11)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杆(10)进行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滚轮(9)外围与u形板(1)的侧部相互靠近,所述支撑架(7)的侧部与u形板(1)的侧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板(4)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2),所述风板(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5),所述转动块(5)的内腔转动套接有第三转动杆(6),所述第三转动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u形板(1)的两侧,所述风板(4)的侧部固定套接有多个软管(3),多个所述软管(3)远离风板(4)的一端降温仪(2)的侧部固定套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抵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箱内电池抵靠加强结构,包括U形板,U形板内腔设有两个透气滤板,两个透气滤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透气滤板的侧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远离两个透气滤板的底部均设有L形侧板,两个L形侧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弹簧和伸缩板,两个透气滤板的顶部设有风板,风板的侧部设有降温仪,该装置通过设置透气滤板和第一弹簧,进而可以对电池组进行透气,从而防止电池组过热,并通过限位手柄和第二弹簧相互配合,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电池组,通过设置降温仪,从而对电池组进行降温,进而防止电池组的热量过载,进而保证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苏适达,谢友兴,邹力展,阎哲,左荣华,肖开银,万伟,杨思华,白志权,付瑞荣,林水民,黄健,刘金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中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