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0548发布日期:2023-12-29 18:4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圈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线圈。


背景技术:

1、电磁脉冲焊接技术是伴随着电磁成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运而生的一种焊接新工艺。它是一种利用电磁力驱动工件运动、碰撞,最终实现焊接的技术。当满足焊接条件时,两待焊工件间可形成固相连接,从而解决由于异种金属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而导致的焊接难题。

2、电磁脉冲焊接设备系统主要由电源与储能部分《常为储能电容)、开关及其控制系统、焊接执行机构(焊接线圈)三大部分组成。焊接线圈既是放电回路中的一部分,又是脉冲磁场与待焊金属工件相互作用的场所,具有导通电流、建立磁场、由电源系统向工件传递能量、向工件施加电磁力等重要功能,是电磁脉冲悍接系统的关键元器件。且焊接线圈的结构会直接影响电磁脉冲悍接系统的放电电流及线圈中的电流密度、板件中磁场、感应电流、电磁力的大小和分布,进而影响板件的变形及运动速度,最终影响电磁脉冲焊接的效果。

3、现有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935435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应用于电磁脉冲平板成形的多匝e字型线圈,采用双负极的结构减小了除线圈体外其余部分的阻抗,使整个线圈的阻抗更集中于线圈体产生的电磁力更大,避免了传统线圈单负极结构造成的能量不集中的问题。

4、而申请人认为,该专利虽然有效解决了能量不集中的问题,但是在电磁脉冲板件焊接过程中,脉冲电流的有效作用时间在第一个周期内,使用单相驱动板件的方式,能量利用率较低,会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线圈,其具有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组合式线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负极,所述负极包括两个负极端;

4、所述底板上负极端所在一端开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贯穿底板端部;

5、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位于两个负极端之间,所述工作区邻靠组装槽设置;

6、还包括与底板可拆连接的单相上板、双向上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单相上板、双向上板的固定螺栓。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相上板包括嵌设在组装槽内的单相正极、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根单相固定块,所述单相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负极端的长度方向,所述单相固定块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插入的固定孔。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限位凹孔,所述限位凹孔与组装槽相通,所述单相正极一端设置有固定插块,所述固定插块插入限位凹孔内。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相正极截面成梯形,所述单相正极的腰与组装槽内侧壁抵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上板包括互相平行的两根双向固定块、与双向固定块固定连接的双向正极,所述双向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负极端的长度方向,所述双向正极位于双向固定块朝向底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双向正极的长度方向与负极端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双向正极朝向远离负极端的一端设置,所述双向正极接近负极端的一端设置有双向组装块,所述双向组装块嵌入组装槽内,所述双向固定块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插入的组装孔。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正极朝向底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顶工作位,所述顶工作位与工作区相对设置。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区周缘开设有圆倒角。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4、1.可实现异种金属连接,在板件焊接过程中,工件的运动速度是实现板件焊接的个重要因素,对工件进行双向加载可提高工件的相对运动速度,使用低能量就能完成板件焊接的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

15、2.组合式线圈可以针对不同加工需求的板件进行调整,可以自由选择单向加载或双向加载,适用不同的工作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负极(2),所述负极(2)包括两个负极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上板(5)包括嵌设在组装槽(3)内的单相正极(51)、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根单相固定块(52),所述单相固定块(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负极端(21)的长度方向,所述单相固定块(52)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7)插入的固定孔(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限位凹孔(31),所述限位凹孔(31)与组装槽(3)相通,所述单相正极(51)一端设置有固定插块(511),所述固定插块(511)插入限位凹孔(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正极(51)截面成梯形,所述单相正极(51)的腰与组装槽(3)内侧壁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上板(6)包括互相平行的两根双向固定块(61)、与双向固定块(61)固定连接的双向正极(62),所述双向固定块(6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负极端(21)的长度方向,所述双向正极(62)位于双向固定块(61)朝向底板(1)的一侧面上,所述双向正极(62)的长度方向与负极端(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双向正极(62)朝向远离负极端(21)的一端设置,所述双向正极(62)接近负极端(21)的一端设置有双向组装块(621),所述双向组装块(621)嵌入组装槽(3)内,所述双向固定块(61)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7)插入的组装孔(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正极(62)朝向底板(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顶工作位(63),所述顶工作位(63)与工作区(4)相对设置,所述顶工作位(63)的大小与工作区(4)的大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4)周缘开设有圆倒角(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线圈,涉及线圈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负极,所述负极包括两个负极端;所述底板上负极端所在一端开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贯穿底板端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位于两个负极端之间,所述工作区邻靠组装槽设置;还包括与底板可拆连接的单相上板、双向上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单相上板、双向上板的固定螺栓。本技术具有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