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9353发布日期:2023-11-22 22: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亮度高、色域宽、反应速度快、透明度高、可异形切割、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现有micro-led显示器件为了避免外部光线对薄膜晶体管的电性的影响,会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具体的,现有micro-led显示器件中,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制备阵列基板时,通过黄光制程将黑色矩阵制备在阵列基板上;第二种是将黑色矩阵通过黄光制程制备在盖板上;但上述两种方式受限于黄光制程的设备,黑色矩阵使用的材料有限,且具有污染性。第三种方式是在阵列基板上贴附偏光片,但偏光片只能过滤掉一般的光。

2、所以,现有micro-led显示器件存在无法兼顾遮光效果和避免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用以解决现有micro-led显示器件存在无法兼顾遮光效果和避免污染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该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

3、微型发光二极管;

4、遮光构件,用于贴附于驱动基板上,以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

5、横梁,用于连接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所述遮光构件;

6、其中,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遮光构件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构件的光密度范围为3至5,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至10微米。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构件的材料包括树脂、油墨中的至少一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构件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侧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范围小于或者等于35微米。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厚度小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厚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遮光构件之间,且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

13、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一侧的驱动基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基板包括:

15、基底;

16、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薄膜晶体管;

17、其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遮光构件与至少部分所述薄膜晶体管对应设置,且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存在间隙。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上对应设有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未设置遮光构件。

1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该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遮光构件和横梁,遮光构件用于贴附于驱动基板上,以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横梁用于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和遮光构件,其中,横梁一端与遮光构件连接,横梁另一端与微型发光二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该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遮光构件以及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和遮光构件的横梁,通过横梁连接遮光构件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可以将遮光构件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同时附着在驱动基板上,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且提高微型发光二极管附着在驱动基板上的稳定性和精度,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且遮光构件可以单独制备后贴附在驱动基板上,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不会污染驱动基板,兼顾了显示面板的遮光效果和避免黑色矩阵污染显示面板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光密度范围为3至5,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至1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构件的材料包括树脂、油墨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构件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一侧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范围小于或者等于35微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厚度小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遮光构件之间,且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一侧的驱动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板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上对应设有所述遮光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未设置遮光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和显示面板;该微型发光二极管器件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遮光构件以及连接微型发光二极管和遮光构件的横梁,通过横梁连接遮光构件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可以将遮光构件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同时附着在驱动基板上,提高显示面板的制备效率,且提高微型发光二极管附着在驱动基板上的稳定性和精度,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且遮光构件可以单独制备后贴附在驱动基板上,对薄膜晶体管进行遮光,不会污染驱动基板,兼顾了显示面板的遮光效果和避免黑色矩阵污染显示面板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岩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