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电池箱和储能电池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5995发布日期:2023-11-22 18:3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液冷电池箱和储能电池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特别涉及一种液冷电池箱和储能电池柜。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一些储能电池柜中,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液冷系统,通过液冷系统对每个液冷电池箱进行散热,具体地,在每个液冷电池箱内均设有换热组件,液冷电池箱的面板上设有连接换热组件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通过进液接头向换热组件输入冷却液,可以通过换热组件与液冷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进行换热,而换热后的冷却液从出液接头回流至液冷系统的散热机构处冷却后再次流向换热组件。而一般情况下进液接头处的冷却液温度较低,因此进液接头处容易产生冷凝水,导致冷凝水滴落在下方液冷电池箱的电子元件(正、负极接头等等)上造成短路故障甚至发生火灾的风险,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冷电池箱,旨在提升使用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冷电池箱,包括:

3、箱体,具有安装侧面,所述箱体外且在所述安装侧面的下侧设有外延部,所述外延部沿所述安装侧面的宽度方向延伸;

4、电池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组件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设于所述安装侧面,并位于所述外延部的上方;以及

5、液冷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电池组件热传导连接,所述液冷组件的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均设于所述外延部上方;

6、所述外延部的上表面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至少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一端,用于在所述进液接头或所述出液接头产生冷凝水时接收冷凝水,并将冷凝水从所述外延部的一端导出。

7、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和安装板,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上箱体或所述下箱体设有装配开口,所述装配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板盖合于所述装配开口的外侧,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装配开口的表面为所述安装侧面,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所述外延部。

8、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外延部为一体弯折成型的钣金件。

9、可选地,所述外延部上与所述安装侧面相对的侧边朝上弯折形成挡水折边,所述挡水折边和所述安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接水槽。

10、可选地,所述外延部位于所述下箱体的上方,并与所述下箱体连接;所述外延部与所述下箱体之间设有隔热件。

11、可选地,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位于所述箱体内。

12、可选地,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箱体内腔连通。

13、可选地,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维修开关,所述维修开关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电池组件串联。

14、可选地,所述安装侧面设有维护开口,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盖板和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通过所述维护开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维护开口。

15、可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安装侧面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接头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头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固定端板和设于两个固定端板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安装侧面的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依次串联;

17、其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金属绑带和塑料绑带,所述金属绑带和所述塑料绑带均套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端板和两个所述固定端板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所述金属绑带和所述塑料绑带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

18、所述固定端板背离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设有吊装孔;

19、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固定端板;

20、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均设于顶部,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安装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顶部,所述绝缘隔板对应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处和负极处均设有一个避让孔,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导电件位于所述绝缘隔板背离所述电池单元的一侧。

21、可选地,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板和缓冲垫,所述液冷板的入口与所述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出口与所述出液接头连接,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箱体的底板和所述液冷板之间,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液冷板上方,所述缓冲垫采用隔热泡棉制成;或者,

22、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和上壳,所述上壳罩设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的型材,所述液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封堵件和冷却流道,所述封堵件封堵于所述底板的端部,以使所述底板内形成所述冷却流道,所述进液接头连接于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所述出液接头连接于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

23、可选地,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两个第一加强件和多个第二加强件,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分设于所述箱体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且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24、可选地,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消防接口,所述消防接口设于所述安装侧面处,并与所述箱体内腔连通。

2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储能电池柜,包括柜体以及如上述的液冷电池箱,所述液冷电池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冷电池箱均设于所述柜体内,多个所述液冷电池箱串联设置。

2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正极接头、负极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设于箱体的同一侧,并在正极接头、负极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下方设置外延部,且外延部的上表面设有接水槽,接水槽至少延伸至外延部的一端。这样当进液接头或出液接头处产生冷凝水时,可以通过接水槽接冷凝水,并使冷凝水沿外延部从箱体的侧边导出,从而可以避免冷凝水直接朝下滴落的情况,即在储能电池柜中,多个液冷电池箱在上下方向排布时,可以避免上方液冷电池箱进液接头或出液接头处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在下方液冷电池箱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等电子元件上的情况,降低了液冷电池箱上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等电子元件进水短路的风险,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和安装板,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上箱体或所述下箱体设有装配开口,所述装配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板盖合于所述装配开口的外侧,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装配开口的表面为所述安装侧面,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所述外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外延部为一体弯折成型的钣金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位于所述箱体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面设有维护开口,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盖板和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通过所述维护开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维护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安装侧面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串联,其中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接头连接,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头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固定端板和设于两个固定端板之间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沿垂直于所述安装侧面的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依次串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板和缓冲垫,所述液冷板的入口与所述进液接头连接,所述液冷板的出口与所述出液接头连接,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箱体的底板和所述液冷板之间,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液冷板上方,所述缓冲垫采用隔热泡棉制成;或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电池箱还包括两个第一加强件和多个第二加强件,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分设于所述箱体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且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10.一种储能电池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电池箱,所述液冷电池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冷电池箱均设于所述柜体内,多个所述液冷电池箱串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液冷电池箱和储能电池柜,液冷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组件和液冷组件,箱体具有安装侧面,箱体外且在安装侧面的下侧设有外延部,外延部沿安装侧面的宽度方向延伸。电池组件设于箱体内,电池组件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设于安装侧面。液冷组件设于箱体,并与电池组件热传导连接。正极接头、负极接头、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均位于外延部的上方,外延部的上表面设有接水槽,接水槽至少延伸至外延部的一端,用于在进液接头或出液接头产生冷凝水时接收冷凝水,并将冷凝水从外延部的一端导出。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避免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的冷凝水滴落在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等电子元件上,提升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意辉,刘建军,曾德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安诚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