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4657发布日期:2023-12-21 12:5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冷板,特别是涉及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在爬坡、急启停的使用工况下,要求电池系统具有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由于电池性能不足,电池系统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将释放出大量热量而升温,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电池单体可能会出现漏液、爆破、燃烧等危险,但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传统的冷板只能单向制冷,且制冷面积不全面导致电池液降温不充分减少电池液的寿命,传统的冷板损坏时无法及时拿出,导致更换困难,且浪费更换时间与场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冷却瓶,所述冷却瓶设置有八个,且冷却瓶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冷却瓶一侧设置有阻挡条,且阻挡条与凹槽的两壁相连接,所述阻挡条一侧通过传导管与冷却帖相连接,所述底座本体底部两侧安装有风扇,所述底座本体四个角开设有第一锁孔。

3、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两壁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通过连接带与底座本体相固定连接,底座本体一侧安装有电池抽屉,电池抽屉内部设置有锁钮,底座本体内侧开设有孔洞,且电池抽屉与底座本体相嵌套组合,底座本体内部两侧连接有限位块,底座本体两侧设置连接有回弹扭簧。

4、优选的,所述回弹扭簧一侧连接有开合门,且开合门通过回弹扭簧与底座本体相活动连接,底座本体在连接柱与电池抽屉中间安装有温度表。

5、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上侧组合安装有降温板,降温板包括冷却液箱,且冷却液箱设置在降温板内部底侧,冷却液箱一侧设置有转接泵,转接泵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内部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转接泵一侧连接有转接管,转接管一侧连接有导温管,导温管设置为s型状,且导温管通过转接管与转接泵相连接,导温管一侧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与冷却液箱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降温板四角开设有第二锁孔,开合门内侧组合安装有固定螺丝,且固定螺丝通过开合门将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进行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内部增加冷却瓶与冷却帖,进行接触降温,且在底座内部安装排热风扇,达到了所有接触面都有降温的效果,且风扇将内部储存的热量排出,通过将扣盖式的锁扣改为阻挡式锁扣与固定螺丝相组合完成固定,达到了拆卸或安装的方便性,且没有阻挡盒保护可以更好的接触电池进行降温。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包括凹槽(2),所述凹槽(2)内部设置有冷却瓶(3),所述冷却瓶(3)设置有八个,且冷却瓶(3)安装在凹槽(2)的内部,所述冷却瓶(3)一侧设置有阻挡条(4),且阻挡条(4)与凹槽(2)的两壁相连接,所述阻挡条(4)一侧通过传导管与冷却帖(5)相连接,所述底座本体(1)底部两侧安装有风扇,所述底座本体(1)四个角开设有第一锁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两壁设置有连接柱(17),且连接柱(17)通过连接带与底座本体(1)相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本体(1)一侧安装有电池抽屉(14),所述电池抽屉(14)内部设置有锁钮,所述底座本体(1)内侧开设有孔洞,且电池抽屉(14)与底座本体(1)相嵌套组合,所述底座本体(1)内部两侧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底座本体(1)两侧设置连接有回弹扭簧(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扭簧(16)一侧连接有开合门(15),且开合门(15)通过回弹扭簧(16)与底座本体(1)相活动连接,所述底座本体(1)在连接柱(17)与电池抽屉(14)中间安装有温度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侧组合安装有降温板(6),所述降温板(6)包括冷却液箱(9),且冷却液箱(9)设置在降温板(6)内部底侧,所述冷却液箱(9)一侧设置有转接泵(11),所述转接泵(11)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冷却液箱(9)内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泵(11)一侧连接有转接管(10),所述转接管(10)一侧连接有导温管(7),所述导温管(7)设置为s型状,且导温管(7)通过转接管(10)与转接泵(11)相连接,所述导温管(7)一侧连接有回流管(8),且回流管(8)与冷却液箱(9)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6)四角开设有第二锁孔(18),所述开合门(15)内侧组合安装有固定螺丝(20),且固定螺丝(20)通过开合门(15)将第一锁孔(19)与第二锁孔(18)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储能电池液冷板结构,包括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冷却瓶,所述冷却瓶设置有八个,且冷却瓶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冷却瓶一侧设置有阻挡条,且阻挡条与凹槽的两壁相连接,所述阻挡条一侧通过传导管与冷却帖相连接,所述底座本体底部两侧安装有风扇,所述底座本体四个角开设有第一锁孔。本技术通过在底座内部增加冷却瓶与冷却帖,进行接触降温,且在底座内部安装排热风扇,达到了所有接触面都有降温的效果,且风扇将内部储存的热量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魏富春,邓伟,陈豪,张正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国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