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1956发布日期:2024-02-20 21:3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储能柜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


背景技术:

1、cn 115149149 a、名称“一种储能电池柜”,所述储能电池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收容于所述柜体的所述第二区间内;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收容于所述柜体的所述第二区间内;高压控制箱,所述高压控制箱收容于所述柜体的所述第二区间内,所述高压控制箱控制所述液冷系统和所述消防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和电池箱,所述电池箱收容于所述柜体的所述第一区间内,并连接所述液冷系统和所述消防系统;其中,所述高压控制箱检测到所述电池箱的温度过高时,可控制所述液冷系统开始工作以对所述电池箱进行散热,温度正常时,所述高压控制箱控制所述液冷系统停止工作;所述电池箱出现火源时,所述高压控制箱控制所述消防系统对所述电池箱灭火,火灭后由所述高压控制箱控制所述消防系统关闭。所述柜体的正面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区间对应所述第一柜门,所述第二区间对应所述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柜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内分别设置有支撑部件。所述柜体包括第三柜门,所述第三柜门位于所述柜体背面。所述电池柜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吊环,用于所述柜体的运输吊装。所述柜体底部设有底座,用于固定柜体。液冷机组,所述液冷机组控制所述液冷系统的启动和停止;液冷主管路,所述液冷主管路分为进液主管路和出液主管路;液冷支管路,所述液冷支管路分为进液支管路和出液支管路;所述液冷机组开启后,换热介质经进液主管路流入进液支管路后对所述电池箱散热后流出,经所述出液支管路流入所述出液主管路回到所述液冷机组。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气瓶,所述消防气瓶与所述消防管路的一端连接;消防管路,所述消防管路另一端分出至少两个消防支管路,所述消防支管路对应连接至所述电池箱;消防控制器,所述消防控制器控制所述消防系统的启动和停止;所述消防系统启动后,所述消防气瓶内的灭火剂通过所述消防管路输送至所述电池箱内。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消防接口;和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流道;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液冷系统的所述进水支管路,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液冷系统的所述出水支管路,所述消防接口对应连接所述消防系统的一个所述消防支管路,所述流道和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柜门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三柜门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分别对应所述液冷机组的出风口或进风口。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该种储能电池柜中的导轨不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体积相对较大(占用空间多);二是该种储能电池柜,其液冷装置设置早控制器仓内,这样使得储能电池柜的柜体尺寸要求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电池仓有效面积更大,同时使用安全性,同时柜体结构更紧凑的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

2、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3、1、所述导轨由安装板和承重板构成,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承重板且承重板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和承重板的交角处设有多块加强支撑板且加强支撑板与承重板的下端面焊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排贯通安装板正反两面的安装通孔且两排安装通孔位于承重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导轨在安装通孔与电池仓室壁面上对应的螺纹孔对通后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电池仓室内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导轨由安装板和承重板构成,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承重板且承重板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和承重板的交角处设有多块加强支撑板且加强支撑板与承重板的下端面焊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排贯通安装板正反两面的安装通孔且两排安装通孔位于承重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导轨在安装通孔与电池仓室壁面上对应的螺纹孔对通后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电池仓室内,这样结构的导轨由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不仅使用效果好(加强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承重板不仅承载能力强,而且承重板的平整度好),而且安装方便,同时生产成本低,同时占用空间少(电池仓有效面积更大)。

4、2、在导轨于储能柜体安装后,所述导轨中的最外侧的两个安装通孔处喷涂有接地保护层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导轨于储能柜体安装后,所述导轨中的最外侧的两个安装通孔处喷涂有接地保护层,这样保证了导轨接地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储能柜体的使用安全性。

5、3、所述柜门二的框架由1mm的304不锈钢制成且框架的表面通过喷塑形成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厚度在118μm-122μm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柜门二的框架由1mm的304不锈钢制成且框架的表面通过喷塑形成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的厚度在118μm-122μm,厚度在118μm-122μm的保护膜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柜门二的防锈能力强。

6、4、所述柜门一的正面设有呈阵列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贯通柜门一的正反两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柜门一的正面设有呈阵列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贯通柜门一的正反两面,通孔的设置便于控制仓的散热。

7、5、所述储能柜体的上端面设有四个l形吊装板,所述l形吊装板中的横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螺栓通孔且螺栓通孔贯通横板的上下两端面,所述l形吊装板中的竖板的正面设有一个吊装孔且吊装孔贯通竖板的正反两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储能柜体的上端面设有四个l形吊装板,所述l形吊装板中的横板的上端面设有两个螺栓通孔且螺栓通孔贯通横板的上下两端面,所述l形吊装板中的竖板的正面设有一个吊装孔且吊装孔贯通竖板的正反两面,l形吊装板的设置便于液冷储能柜体的吊装、转运。

8、6、所述横板和竖板之间设有两块加强板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横板和竖板之间设有两块加强板,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吊装板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吊装板的使用寿命。

9、7、所述储能柜体的上端面设有散热窗口且散热窗口与电池仓室相贯通,所述散热窗口处设有用于液冷装置的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中的“口”字形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贯通“口”字形安装板的上下两端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七。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储能柜体的上端面设有散热窗口且散热窗口与电池仓室相贯通,所述散热窗口处设有用于液冷装置的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中的“口”字形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贯通“口”字形安装板的上下两端面,安装接口便于液冷装置的安装,这样储能柜柜体的体积相对更小。

10、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包括储能柜体,所述储能柜体的一侧设有控制仓室、另一侧为电池仓室,所述储能柜体的正面设有用于开闭控制仓室的柜门一和用于开闭电池仓室的柜门二,所述电池仓室的两侧壁面上设有多对导轨且多对导轨呈上下结构分布,所述导轨由安装板和承重板构成,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承重板且承重板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和承重板的交角处设有多块加强支撑板且加强支撑板与承重板的下端面焊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排贯通安装板正反两面的安装通孔且两排安装通孔位于承重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导轨在安装通孔与电池仓室壁面上对应的螺纹孔对通后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电池仓室内。

11、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电池仓有效面积更大;二是一种新型液冷储能柜体结构不仅使用安全性,而且柜体结构更紧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