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3494发布日期:2023-12-14 02:2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耐腐蚀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雷器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腐蚀接地体。


背景技术:

1、接地体又叫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能将电流送入地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2、接地体包括杆体和钻头,钻头固定在杆体的底部,在接地体安装到地面内时,通过电镐或重锤等工具将杆体锤入土壤内,钻头朝地设置,使得杆体打入地面内更加轻松,此时,杆体在打入土地的过程中,会产生晃动,杆体和土壤之间会有间隙,需要在棒体和土壤之间填入降阻剂,降阻剂在填充时,由于土壤和杆体之间的间隙较小,使得填充降阻剂的效率较低。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接地体。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腐蚀接地体,包括杆体,所述杆体顶端面的面积小于杆体底部的截面面积,且以所述杆体底部的截面为投影面时,所述杆体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投影面内部。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顶端面边沿向下开设有导向槽。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到杆体中心轴线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开设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导向槽以杆体中心轴线为轴环状阵列分布在杆体上。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顶端呈圆台状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呈圆台状设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底端设有钻头。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外壁外设有石墨烯复合层。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杆体底部截面积相较杆体顶端的面积较大,使得杆体挤压土壤形成的孔洞面积相较杆体顶端的面积较大,从而使得杆体顶端边沿和土壤上形成的孔洞的内沿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隙,方便降阻剂填入,加入的降阻剂能填充满杆体和土壤之间的间隙,降阻剂一方面能够与杆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提高接地体的导电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耐腐蚀接地体,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顶端面的面积小于杆体(1)底部的截面面积,且以所述杆体(1)底部的截面为投影面时,所述杆体(1)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投影面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顶端面边沿向下开设有导向槽(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的内壁到杆体(1)中心轴线的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开设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导向槽(2)以杆体(1)中心轴线为轴环状阵列分布在杆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顶端呈圆台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呈圆台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底端设有钻头(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接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外壁外设有石墨烯复合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接地体,涉及防雷器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杆体,杆体顶端面的面积小于杆体底部的截面面积,且以杆体底部的截面为投影面时,杆体顶端面的正投影位于投影面内部。本技术使得杆体顶端边沿和土壤上形成的孔洞的内沿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隙,方便降阻剂填入,加入的降阻剂能填充满杆体和土壤之间的间隙,降阻剂一方面能够与杆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提高接地体的导电效果,杆体的外壁外设有石墨烯复合层,石墨烯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提高接地体的耐腐蚀能力,从而提高接地体的使用寿命,且能提高接地体的导电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