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3322发布日期:2024-02-20 20:3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尤指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1、日益发展的科技,普及了各类电子产品,用户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经常需要使用充电连接器件进行充电,以提供持续电源,保证电子产品能够正常运行。

2、现有的充电连接组件,在与外部设备适配时,通常需要在导电管体外围通过车削形成环形槽,以增加与相适配的导电端子之间的插拔力(或摩擦力)来提升这二者之间的接触效果。但是,导电管体的环形槽部分的厚度因车削减薄,以降低了充电连接组件强度,使充电连接组件易断裂,影响产品寿命,这是其一;其二,环形槽部分需车削完成,其车削成本工艺要求高都比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插头。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插头,包括接插端子和绝缘管体以及包覆在绝缘管体表面的导电管体,接插端子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前端延伸的接插部和固定部后端的焊线部,其中:接插部具有插腔,插腔为多片向内收缩的接触臂包围形成;绝缘管体具有管腔,固定部与后段管腔干涉稳固,使接插端子与绝缘管体形成一体,并使接插部悬于前段管腔中。

4、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绝缘管体后端缩进形成凹槽且后面延伸形成线尾部,线尾部具有适配焊线部承接槽。

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接触臂具有内凸的弧形触点,弧形触点使接触臂自由端朝外翘起。

6、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导电管体后端延伸形成管脚,相背焊线部于承接槽背面。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

8、接插端子为板材冲压制成,其中:包围状的多片向内收缩的接触臂构成的接插部插腔,有效提升了与相适配的插针的插拔力,从而提升了接触效果。制成方便直接通过冲压机完成,既能提升产能,也能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插头,包括接插端子和绝缘管体以及包覆在绝缘管体表面的导电管体,接插端子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前端延伸的接插部和固定部后端的焊线部,其特征在于:接插部具有插腔,插腔为多片向内收缩的接触臂包围形成;绝缘管体具有管腔,固定部与后段管腔干涉稳固,使接插端子与绝缘管体形成一体,并使接插部悬于前段管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绝缘管体后端缩进形成凹槽且后面延伸形成线尾部,线尾部具有适配焊线部承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接触臂具有内凸的弧形触点,弧形触点使接触臂自由端朝外翘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导电管体后端延伸形成管脚,相背焊线部于承接槽背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其包括接插端子、绝缘管体及包覆在绝缘管体表面的导电管体,接插端子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前端延伸的接插部和固定部后端的焊线部,其中:接插部具有插腔,插腔为多片向内收缩的接触臂包围形成;绝缘管体具有管腔,固定部与后段管腔干涉稳固,使接插端子与绝缘管体形成一体,并使接插部悬于前段管腔中。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提升端子插拔力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化制成,既能提升产品品质,也能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科,伊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