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3849发布日期:2024-03-06 16:5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热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系统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随着快充要求及极端环境要求的提高,电池热管理系统成为必备功能,ptc/液冷板是热管理的核心,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系统的固定多是通过箱体底部定位销定位直接放置于箱体底部,对于框架箱体结构的固定方式不适用,需要引入新的结构形式。

2、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基于热电冷却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公开号为“104795610a”的技术,该技术包括电池模块、容纳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箱体、嵌于电池箱体两侧面热电半导体芯片、位于热电半导体芯片上端的翅片散热器、位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的方形单体电池、用于单体电池电连接的连接片、嵌于方形单体电池之间的复合相变材料、位于复合相变材料内部的骨架金属网、控制热电半导体芯片工作状态的电路模块。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结构紧凑、安全性高、散热效果好,采用复合相变材料与热电半导体芯片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单体电池的均温和快速冷却的问题,同时解决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温度t低于临界充电温度时的低温辅助加热问题,保证动力电池的正常充电。

3、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框架式箱体结构集成热管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一种结构满足不同热管理配置需求,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通用性,降低成本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

2、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箱体框架包括箱体底板和箱体侧围,箱体底板上设置凹槽部,凹槽部内设置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上表面设置ptc/液冷板,ptc/液冷板位于凹槽部内,ptc/液冷板上设置热传导/缓冲硅胶垫,热传导/缓冲硅胶垫上设置电池电芯,电池电芯卡装在凹槽部内。

4、所述的箱体侧围为方形结构,箱体侧围底部设置底部折边,底部折边下表面和箱体底板边沿之间设置密封条。

5、螺钉从底部穿过箱体底板和密封条后连接底部折边上的螺孔。

6、所述的底部支撑板通过铆钉与箱体底板连接。

7、所述的箱体底板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凹槽部,每个凹槽部内分别设置一个底部支撑板,每个底部支撑板上设置一个ptc/液冷板,每个ptc/液冷板2上部设置热传导/缓冲硅胶垫。

8、螺钉穿过ptc/液冷板、热传导/缓冲硅胶垫连接箱体底板。

9、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还包括中间梁,中间梁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箱体框架的箱体侧围,中间梁底部连接箱体底板。

10、所述的中间梁将箱体框架分为电芯容纳部和电池包热管理部件容纳部,电池包热管理部件容纳部的箱体底板上设置底部护板。

11、所述的密封条和底部折边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

12、所述的底部护板与箱体底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进行结构设置时,箱体框架包括箱体底板和箱体侧围,箱体底板上设置凹槽部,凹槽部为下凹的结构,凹槽部底面水平高度低于箱体底板的高度,这样,凹槽部内设置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上表面设置ptc/液冷板,ptc/液冷板位于凹槽部内,也就是说,ptc/液冷板受到凹槽部的限位,而电池电芯也收到凹槽部的限位,从而实现电池电芯可靠与ptc/液冷板接触,同时电池电芯不会随意窜动。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组装时,首先将热传导/缓冲硅胶垫粘贴在ptc/液冷板表面,装配完成后将底部支撑板和ptc/液冷板与箱体框架的箱体底板通过铆钉连接装配,装配完成后,将密封条7粘贴于箱体框架的箱体侧围底部,将箱体侧围与箱体底板连接。这样,方便可靠实现底部支撑板、ptc/液冷板、电池电芯在凹槽部内的布置,而需要针对新的电池包热管理需求时,知悉要更换不同ptc/液冷板即可,而箱体的其他部件可以重复使用。这样,不需要箱体整体更换,而只是更换不同ptc/液冷板,即满足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配置要求,更换方便,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框架(1)包括箱体底板(11)和箱体侧围(12),箱体底板(11)上设置凹槽部(10),凹槽部(10)内设置底部支撑板(4),底部支撑板(4)上表面设置ptc/液冷板(2),ptc/液冷板(2)位于凹槽部(10)内,ptc/液冷板(2)上设置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上设置电池电芯电池电芯卡装在凹槽部(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侧围(12)为方形结构,箱体侧围(12)底部设置底部折边(5),底部折边(5)下表面和箱体底板(11)边沿之间设置密封条(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螺钉从底部穿过箱体底板(11)和密封条(7)后连接底部折边(5)上的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板(4)通过铆钉与箱体底板(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板(11)上按间隙设置多个凹槽部(10),每个凹槽部(10)内分别设置一个底部支撑板(4),每个底部支撑板(4)上设置一个ptc/液冷板(2),每个ptc/液冷板(2)上部设置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螺钉穿过ptc/液冷板(2)、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连接箱体底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还包括中间梁(13),中间梁(13)前部和后部分别连接箱体框架(1)的箱体侧围(12),中间梁(13)底部连接箱体底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梁(13)将箱体框架(1)分为电芯容纳部(8)和电池包热管理部件容纳部(9),电池包热管理部件容纳部(9)的箱体底板(11)上设置底部护板(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条(7)和底部折边(5)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护板(6)与箱体底板(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箱体框架(1)包括箱体底板(11)和箱体侧围(12),箱体底板(11)上设置凹槽部(10),凹槽部(10)内设置底部支撑板(4),底部支撑板(4)上表面设置PTC/液冷板(2),PTC/液冷板(2)位于凹槽部(10)内,PTC/液冷板(2)上设置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热传导/缓冲硅胶垫(3)上设置电池电芯电池电芯卡装在凹槽部(10)内。本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箱体结构,结构简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框架式箱体结构集成热管理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一种结构满足不同热管理配置需求,提高结构通用性,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年汪洋,唐庆伟,齐永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瑞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