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片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7143发布日期:2023-12-29 20:4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能量片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能量电池,尤其是一种能量片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平板式能量片作为动力电池的一种,由于其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电子产品以及储能系统、交通运输、智能电网和工业节能降耗等各个行业。

2、能量片的外壳内通常并联设置有多个软包电芯,每个软包电芯的正、负极耳分别通过连接片与正、负极极柱连接,正、负极极柱从外壳穿出。现有技术中,能量片的外壳通常采用铝壳,为了防止铝壳与极柱电导通,铝壳与极柱之间通常需要额外设置绝缘件或者绝缘胶层进行隔绝,所需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能量片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能量片电池,节约零部件,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软包封装能量片结构,壳体内并联设置有若干电芯,壳体顶面设置有盖板,电芯的相对两端部分别设置负极耳与正极耳,负极耳、正极耳分别通过连接片和极柱与正极板、负极板连接,正极板、负极板设置壳体外表面;负极板与正极板均包括有竖板部与横板部;负极板的竖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前侧外壁面上,横板部连接在盖板的顶面上;正极板的竖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后侧外壁面上,横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底面上;壳体与盖板采用塑料材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若干电芯分为若干层,每层的若干电芯并排布置,相邻两层电芯之间设置导热胶层。

6、最顶层电芯的顶面上、及最底层电芯的底面上设置导热胶层;或电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导热胶层。

7、连接片的长条形底板上、对应每个电芯分别设置极耳连接部,电芯的极耳连接到极耳连接部上;底板上、沿长度方向位于相邻两极耳连接部之间分别设置极柱连接部,正极柱/负极柱穿设在极柱连接孔上。

8、极耳连接部分别朝向电芯的方向向内伸出;极柱连接部朝向壳体侧壁凸出。

9、壳体的侧壁面上开设有泄压口;壳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

10、壳体的侧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盖板上对应开设第三安装槽,负极板卡设在第一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内;壳体的侧外壁面及底外壁面上开设l形的第二安装槽,正极板卡设在第二安装槽内。

11、负极板凸起在壳体及盖板外壁面上;正极板凸起在壳体外壁面上。

12、盖板前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插入壳体内、与壳体的侧壁相配合。

13、负极柱通过连接铆钉与负极板连接;正极柱通过连接铆钉与正极板连接;盖板与壳体通过封装铆钉固定。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盖板采用塑料材质,二者本身具备绝缘性能,从壳体前后两端部引出的正、负极不会通过壳体与盖板导通,在壳体/盖板与极柱之间节省了绝缘件或绝缘胶层的使用,节约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

16、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能量片电池通过壳体相对的前后端部的负极板与正极板分别引出负极与正极,负极板与正极板均具有竖板部与横板部,可以同时利用竖板部和/或横板部引出正、负极,在将若干能量片单体组成能量片模组时,可以分别从竖板部(平铺向)和/或横板部(层叠向)进行对接,能量片模组可以通过层叠或平铺或层叠平铺组合等方式构成,布置方式更灵活,可以同时对层叠方向上的空间与平铺方向上的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有效的空间内,可以布置更多的能量片单体,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负极板与正极板通过竖板部和/或横板部贴合对接即可实现电性连通,减少模组内的连接引线,甚至可以直接实现模组的无线束化,使模组整体更简洁、美观,设计时可以缩小线束的容纳空间的预留量,甚至可以直接不预留容纳线束的空间,更利于对模组进行集成化设计,减小模组的空间体积,降低对模组的安装空间的要求,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量片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内并联设置有若干电芯(3),壳体(1)顶面设置有盖板(2),其特征在于:电芯(3)的相对两端部分别设置负极耳(31)与正极耳(32),负极耳(31)、正极耳(32)分别通过连接片(4)和极柱与正极板(7)、负极板(5)连接,正极板(7)、负极板(5)设置壳体(1)外表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电芯(3)分为若干层,每层的若干电芯(3)并排布置,相邻两层电芯(3)之间设置导热胶层(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最顶层电芯(3)的顶面上、及最底层电芯(3)的底面上设置导热胶层(10);或电芯(3)的四个侧面均设置导热胶层(1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连接片(4)的长条形底板(41)上、对应每个电芯(3)分别设置极耳连接部(42),电芯(3)的极耳连接到极耳连接部(42)上;底板(41)上、沿长度方向位于相邻两极耳连接部(42)之间分别设置极柱连接部(43),正极柱(8)/负极柱(6)穿设在极柱连接孔(431)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极耳连接部(42)分别朝向电芯(3)的方向向内伸出;极柱连接部(43)朝向壳体(1)侧壁凸出。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壁面上开设有泄压口(11);壳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密封槽(12),密封槽(12)内设置密封圈(2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外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盖板(2)上对应开设第三安装槽(21),负极板(5)卡设在第一安装槽(13)与第三安装槽(21)内;壳体(1)的侧外壁面及底外壁面上开设l形的第二安装槽(14),正极板(7)卡设在第二安装槽(14)内。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板(5)凸起在壳体(1)及盖板(2)外壁面上;正极板(7)凸起在壳体(1)外壁面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盖板(2)前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22),定位凸起(22)插入壳体(1)内、与壳体(1)的侧壁相配合。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片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柱(6)通过连接铆钉(9)与负极板(5)连接;正极柱(8)通过连接铆钉(9)与正极板(7)连接;盖板(2)与壳体(1)通过封装铆钉(30)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片电池,壳体内并联设置有若干电芯,壳体顶面设置有盖板,电芯的相对两端部分别设置负极耳与正极耳,负极耳、正极耳分别通过连接片和极柱与正极板、负极板连接,正极板、负极板设置壳体外表面;负极板与正极板均包括有竖板部与横板部;负极板的竖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前侧外壁面上,横板部连接在盖板的顶面上;正极板的竖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后侧外壁面上,横板部连接在壳体的底面上;壳体与盖板采用塑料材质。本技术的壳体与盖板采用塑料材质,二者本身具备绝缘性能,从壳体前后两端部引出的正、负极不会通过壳体与盖板导通,在壳体/盖板与极柱之间节省了绝缘件或绝缘胶层的使用,节约了零部件,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平,闫坤,车玲娟,孙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烯晶碳能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