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9741发布日期:2023-12-14 01:0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1、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主要由cpu、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单元组成。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2、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3、为了便于控制,一般可编程控制器都会包含一个主体和若干模块,主体与模块,或者模块与模块之间需要进行通讯供电接线,以便实现相互间的通讯供电。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主体及模块之间主要采用公母端子水平插接的形式,即将需要连接的2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相邻两个侧边相互靠近,且确保与壳体垂直的公端子会母端子均处于同一水平线,然后将2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相互贴合,以便完成公母端子的插接,实现通讯供电连接。

4、这种结构虽然不占空间,稳定性也高,但是当多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相互连接在一起并码放好时,若要对中间的任意一个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更换(比如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新的),就需要将与之连接的右侧或左侧的所有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移动拆除,待更换完新的之后再重新连接。

5、现实中,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很有限的,若码放好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的空间刚好没有剩余空间可供移动,则需要将所有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拆除,然后重新拼装好之后再让回原位,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不仅对不需要更换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了不必要的操作,而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6、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各模块之间通过公母端子水平插接占用空间大,不能单独拆装的技术问题。

2、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和第二弹片夹持槽,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交叉排列,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二弹片;

4、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本体、第一针脚和插脚;

5、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片本体、第二针脚和插套;

6、所述第一针脚和所述第二针脚分别与pcb主板焊接;

7、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座靠近时,位于左侧的所述连接座上的所述插套可供位于右侧的所述连接座上的所述插脚插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针脚伸出的第一针脚端口,和可供所述插脚伸出的插脚端口;

9、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包括可供所述第二针脚伸出的第二针脚端口,和可供所述插套伸出的插套端口。

10、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套端口处设置有可对所述插套的底侧进行支撑的插套支撑台。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弹片本体和所述第二弹片本体上均开设有向外凸起的压点,所述压点可作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的顶壁或底壁。

12、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针脚连接的所述第一弹片本体的伸出长度大于与所述第二针脚连接的所述第二弹片本体的伸出长度。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针脚端口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口位于同一垂线。

14、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针脚端口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口的同一侧设置有pcb主板安装位,在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pcb主板支撑块,所述pcb主板支撑块上设置有可将所述pcb主板进行限位的定位柱。

15、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插脚端口之间所对应的所述连接座上还开设有散热通槽。

16、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连接座滑轨和连接座销柱,可方便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壳体快速限位连接以便装配。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为导电金属。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通过连接座实现3方连接,即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内pcb主板的焊接,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左侧边提供第一弹片,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左侧边提供第二弹片,且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即可采用水平对插,也可采用侧向插接。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还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连接提供了水平插接和侧向滑接2种方式,尤其是使用侧向滑接时,并不需要对邻近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拆除,可以直接被抽出,放方便更换,可有效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所述连接座(1)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2)和第二弹片夹持槽(3),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与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3)交叉排列,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中插接有第一弹片(4),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3)中插接有第二弹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包括可供所述第一针脚(11)伸出的第一针脚端口(6),和可供所述插脚(12)伸出的插脚端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套端口(9)处设置有可对所述插套(15)的底侧进行支撑的插套支撑台(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弹片本体(10)和所述第二弹片本体(13)上均开设有向外凸起的压点(18),所述压点(18)可作用于所述第一弹片夹持槽(2)和所述第二弹片夹持槽(3)的顶壁或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针脚(11)连接的所述第一弹片本体(10)的伸出长度大于与所述第二针脚(14)连接的所述第二弹片本体(13)的伸出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脚端口(6)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口(8)位于同一垂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针脚端口(6)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口(8)的同一侧设置有pcb主板安装位(19),在所述连接座(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pcb主板支撑块(20),所述pcb主板支撑块(20)上设置有可将所述pcb主板(16)进行限位的定位柱(2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插脚端口(7)之间所对应的所述连接座(1)上还开设有散热通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连接座滑轨(23)和连接座销柱(24),可方便与可编程控制器模块壳体快速限位连接以便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4)和所述第二弹片(5)均为导电金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通讯供电连接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弹片夹持槽和第二弹片夹持槽,第一弹片夹持槽与第二弹片夹持槽交叉排列,第一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夹持槽中插接有第二弹片;第一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本体、第一针脚和插脚;第二弹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片本体、第二针脚和插套;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分别与PCB主板焊接。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还给可编程控制器模块间的连接提供了水平插接和侧向滑接2种方式,尤其是使用侧向滑接时,并不需要对邻近的可编程控制器模块进行拆除,可以直接被抽出,放方便更换,可有效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佳,孙丙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