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4785发布日期:2024-01-23 10: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芯上设置有极耳,以此实现电芯的充放电,而电芯上的极耳需要通过收拢以及弯折来方便后续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极耳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绝缘膜,以此形成对极耳的绝缘保护,如cn217606915u。但是,由于极耳本身的结构限制,极耳在弯折过程中,可能出现倒插,从而插入到电芯主体内,造成短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以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电池壳体;

4、电芯,电芯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由电芯主体上延伸而出的第一极耳,第一极耳为弯折件,以形成朝向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和背离电池壳体的内表面;

5、绝缘膜,绝缘膜固定连接于第一极耳的内表面;

6、绝缘支撑贴片,绝缘支撑贴片覆盖于绝缘膜上,以使得绝缘膜位于第一极耳和绝缘支撑贴片之间;

7、其中,绝缘膜的杨氏弹性模量小于绝缘支撑贴片的杨氏弹性模量。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绝缘膜以及绝缘支撑贴片,电芯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由电芯主体上延伸而出的第一极耳,通过将绝缘膜固定连接于第一极耳的内表面,绝缘支撑贴片覆盖于绝缘膜上,以使得绝缘膜位于第一极耳和绝缘支撑贴片之间,从而可以使得绝缘膜和绝缘支撑贴片同时实现对第一极耳的绝缘保护,由此来提高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且由于绝缘膜和绝缘支撑贴片位于第一极耳的内表面,也可以避免第一极耳进行弯折时出现倒插现象,由此避免第一极耳插入到电芯主体内,从而避免了出现短路问题。而绝缘膜的杨氏弹性模量小于绝缘支撑贴片的杨氏弹性模量,绝缘支撑贴片通过绝缘膜与第一极耳进行接触,不仅可以实现对第一极耳的绝缘保护,避免绝缘支撑贴片损伤第一极耳,且绝缘支撑贴片可以有效实现对第一极耳的支撑,由此来提高第一极耳的绝缘保护性能,进而改善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2)弯折形成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所述第一部分(221)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21),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绝缘膜(30)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之间形成的夹角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30)同时覆盖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弯折形成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和所述第二段(42)分别覆盖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弯折形成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和所述第二段(42)分别覆盖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弯折形成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所述第一段(41)和所述第二段(42)分别覆盖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两个所述电芯(20)的堆叠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段(41)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段(42)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电芯(20)的所述第一极耳(22)上分别覆盖有独立的所述绝缘膜(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20)上的两个所述绝缘膜(30)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组件(50),所述极柱组件(5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上,所述极柱组件(50)与所述第二部分(222)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2)的长度小于等于35mm,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固定于所述绝缘膜(3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2)的内表面朝向所述电芯主体(21)设置,以使得所述绝缘膜(30)和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位于所述第一极耳(22)和所述电芯主体(21)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30)覆盖所述第一极耳(22)的全部,和/或,所述绝缘膜(30)还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极耳(22)的引出方向上,所述绝缘膜(3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22)的宽度,和/或,所述绝缘膜(30)的宽度大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宽度,和/或,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22)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粘结于所述绝缘膜(30),和/或,所述绝缘膜(30)粘结于所述第一极耳(22)。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厚度大于所述绝缘膜(30)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厚度为0.1mm-0.2mm。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厚度小于等于1mm。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2)为正极极耳,所述电芯(20)还包括由所述电芯主体(21)上延伸而出的第二极耳(23),所述第二极耳(23)为负极极耳。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0)上设置有注液孔(11),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朝向所述电池壳体(10)的正投影与所述注液孔(11)相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朝向所述电池壳体(10)的正投影与所述注液孔(11)部分相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组件(50),所述极柱组件(5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上,所述极柱组件(50)与所述第一极耳(22)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9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组件(50),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盖板组件(12),所述极柱组件(50)设置于所述盖板组件(12)上,所述极柱组件(50)与所述第一极耳(22)电连接,所述第一极耳(22)的内表面背离所述极柱组件(50)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四棱柱型电池。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贴片(40)的杨氏弹性模量为2000mpa-15000mpa。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电芯设置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由电芯主体上延伸而出的第一极耳,第一极耳为弯折件,以形成朝向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和背离电池壳体的内表面;绝缘膜,绝缘膜固定连接于第一极耳的内表面;绝缘支撑贴片,绝缘支撑贴片覆盖于绝缘膜上,以使得绝缘膜位于第一极耳和绝缘支撑贴片之间;其中,绝缘膜的杨氏弹性模量小于绝缘支撑贴片的杨氏弹性模量,绝缘支撑贴片通过绝缘膜与第一极耳进行接触,不仅可以实现对第一极耳的绝缘保护,避免绝缘支撑贴片损伤第一极耳,且绝缘支撑贴片可以有效实现对第一极耳的支撑,由此来提高第一极耳的绝缘性能,进而改善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