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8714发布日期:2023-12-14 04:2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CTP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ctp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普及带动了新型电池系统技术的蓬勃创新与进步,当下以ctp(cell to pack)为代表的集成化、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系统越来越受到主机厂的青睐,设计电池系统时最为关键的是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由于ctp设计舍弃了传统端板、钢带或侧板等结构件,电池包内模块受到的约束更少,强度会相应变弱,为了能够满足降低成本实现集成化的同时兼顾结构安全性的要求,如何实现模块的有效固定,将约束力从箱体有效地转移至模块便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的为了增强模块与箱体的梁体的连接可靠性,往往采用加压的方式,即增大梁体对模块的压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静摩擦力,该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过大的压力会对电芯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电芯寿命末期膨胀后受到更大的反作用力,有压溃铝壳导致电芯短路的风险,且静摩擦力并非固定值,它会随着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而变化,导致模块固定效果不稳定。

3、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ctp电池包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p电池包,通过在合理的模块受压范围内,提高模块与箱体的梁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ctp电池包,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电芯组件,所述框架包括:

4、内梁体,所述内梁体设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周侧,以及

5、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内梁体之间,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内填充有连接所述电芯组件的第一填充件,和/或,所述端板与所述内梁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内填充有连接所述内梁体的第二填充件。

6、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为胶体,所述端板通过所述第一填充件与所述电芯组件粘接固定,所述端板通过所述第二填充件与所述内梁体粘接固定。

7、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的顶面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底面一端呈闭口设置。

8、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为长条形槽。

9、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口槽和所述第二开口槽沿所述端板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

10、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电芯,所述端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端板分别抵接于所述电芯组件两端的所述电芯的端面上。

11、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梁体包括:

12、横梁,所述横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横梁分别抵接于两块所述端板背离所述电芯的端面上;以及

13、纵梁,所述纵梁设置有两根,所述纵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根所述纵梁的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横梁相连。

14、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的端面面积等于所述电芯的端面面积,所述端板完全覆盖所述电芯的端面。

15、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

16、柔性连接件,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柔性连接件。

17、作为ctp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

18、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回型框状,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粘接固定。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ctp电池包,通过在内梁体与电芯组件之间保留端板的设计,在端板与电芯组件贴合的端面上开设第一开口槽,并在第一开口槽内填充第一填充件以提高结构强度,同时端板能够实现对电芯的有效防护。在端板与内梁体贴合的端面上开设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一方面作为与吊装工装夹爪配合的抓取槽,实现在ctp电池包吊装转移时,便于工装夹爪对电芯组件进行压紧,另一方面配合第二填充件的填入,加强了端板与内梁体的连接紧密性,提高了ctp电池包整体强度,同时端板可保护电芯组件的外周不受碎屑、毛刺或凸包等外界干涉的伤害,相较于通过加压的方式提高电芯组件与内梁体的连接可靠性,本申请在不增加新结构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端板自身开槽结构并配合填充件的填充,能够在确保电芯组件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电芯组件与内梁体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特征:

1.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1)内的电芯组件(2),所述框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件(1211)和所述第二填充件(1221)为胶体,所述端板(12)通过所述第一填充件(1211)与所述电芯组件(2)粘接固定,所述端板(12)通过所述第二填充件(1221)与所述内梁体(11)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22)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22)的顶面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22)的底面一端呈闭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22)为长条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1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122)沿所述端板(12)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2)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电芯(21),所述端板(12)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端板(12)分别抵接于所述电芯组件(2)两端的所述电芯(21)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梁体(11)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2)的端面面积等于所述电芯(21)的端面面积,所述端板(12)完全覆盖所述电芯(21)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2)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tp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TP电池包,CTP电池包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内的电芯组件,框架包括内梁体和端板,内梁体围设于电芯组件的外周,端板设置于电芯组件与内梁体之间,端板与电芯组件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内填充有连接电芯组件的第一填充件,端板与内梁体的接触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内填充有连接内梁体的第二填充件。该CTP电池包在不增加新结构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端板自身开槽结构并配合填充件的填充,能够在确保电芯组件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电芯组件与内梁体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河盛,马冲,周红权,周元,范念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