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4113发布日期:2023-11-30 08:1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为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


背景技术:

1、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2、目前,由于能源压力,清洁能源的汽车开发时势在必行,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的一种,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需要氢气瓶来存储氢气,同时氢气瓶需要多种阀门的开闭来进行加注、输出以及排放氢气,对于阀门与阀门之间以及瓶阀与氢气瓶之间是由输氢管路进行连接。

3、因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间长久,使用的环境也存在恶劣情况,因此瓶阀与输氢管路之间存在泄漏的可能,布置在车内的氢气瓶,如果存在瓶阀与输氢管路之间存在泄漏,氢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爆炸,出现安全事故及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以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间长久,使用的环境也存在恶劣情况,因此瓶阀与输氢管路之间存在泄漏的可能,布置在车内的氢气瓶,如果存在瓶阀与输氢管路之间存在泄漏,氢气达到一定的浓度就会爆炸,出现安全事故及隐患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内设置有双极板与质子交换膜,所述电池本体左侧连接有进氢管,且所述电池本体右侧连接有进氧管,所述电池本体右侧位于所述进氧管的一侧设置有气囊,且所述进氧管贯穿所述气囊,所述气囊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且所述报警器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上安装有三组正极柱,所述报警器底部连接有三组与所述正极柱相配合使用的负极柱。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若有氢气并未完全与质子交换膜完全反应时,可能会从进氧管与电池本体连接处漏出,当氢气从进氧管漏出时,会被气囊所吸收,使泄露的氢气与氧气进入气囊,由于气囊内气体的不断填充,会使气囊不断鼓涨,当气囊完全鼓起时,不断向上移动,直至与感应器底部相接触,此时感应器由于弹簧的拉力,悬挂在报警器的下方,通过气囊不断鼓涨使顶部对感应器进行挤压,以便于使正极柱与负极柱接触在一起,然后接通电源,使报警器发生警报,以便于提醒人们氢气发生了泄露,从而使人们可快速对氢气泄露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气囊可对泄露的氢气进行收集,通过气囊外侧的防护壳,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避免氢气发生爆炸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氢罐,所述防护壳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池本体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氢罐可为电池本体不断提高氢气,以便于配合氧离子然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气囊顶部正上方位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鼓涨使,可更好的将感应器向上挤压,以便于触发报警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本体内设置有双极板与质子交换膜,且所述双极板以所述质子交换膜为中心对称安装在所述电池本体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氢气与氧气可更好的进行分离,以便于产生氢离子与氧离子,从而使氢离子与氧离子发生反应产生电能。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为尼龙材质制成,且折叠面贴有干粉,所述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气囊的布料抗拉强度得到提高,且通过在气囊折叠面贴有干粉时,可防止气囊粘连在一起,发生爆炸时破裂,而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时,可防止气体泄露,使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如若有氢气并未完全与质子交换膜完全反应时,可能会从进氧管与电池本体连接处漏出,当氢气从进氧管漏出时,会被气囊所吸收,使泄露的氢气与氧气进入气囊,由于气囊内气体的不断填充,会使气囊不断鼓涨,当气囊完全鼓起时,不断向上移动,直至与感应器底部相接触,此时感应器由于弹簧的拉力,悬挂在报警器的下方,通过气囊不断鼓涨使顶部对感应器进行挤压,以便于使正极柱与负极柱接触在一起,然后接通电源,使报警器发生警报,以便于提醒人们氢气发生了泄露,从而使人们可快速对氢气泄露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气囊可对泄露的氢气进行收集,通过气囊外侧的防护壳,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避免氢气发生爆炸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包括电池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3)左侧连接有进氢管(2),且所述电池本体(3)右侧连接有进氧管(6),所述电池本体(3)右侧位于所述进氧管(6)的一侧设置有气囊(10),且所述进氧管(6)贯穿所述气囊(10),所述气囊(10)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4),且所述报警器(4)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11),且所述感应器(11)上安装有三组正极柱(12),所述报警器(4)底部连接有三组与所述正极柱(12)相配合使用的负极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氢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氢罐(1),所述防护壳(5)通过连接组件(7)固定于所述电池本体(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11)位于所述气囊(10)顶部正上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3)内设置有双极板(8)与质子交换膜(9),且所述双极板(8)以所述质子交换膜(9)为中心对称安装在所述电池本体(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为尼龙材质制成,且折叠面贴有干粉,所述气囊(10)内层涂有密封橡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空气管路的防泄露机构,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内设置有双极板与质子交换膜,电池本体左侧连接有进氢管,且感应器上安装有三组正极柱,报警器底部连接有三组与正极柱相配合使用的负极柱。本技术如若有氢气并未完全与质子交换膜完全反应时,可能会从进氧管与电池本体连接处漏出,当氢气从进氧管漏出时,以便于使正极柱与负极柱接触在一起,然后接通电源,使报警器发生警报,以便于提醒人们氢气发生了泄露,从而使人们可快速对氢气泄露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气囊可对泄露的氢气进行收集,通过气囊外侧的防护壳,可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避免氢气发生爆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宝,刘思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厚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