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快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2758发布日期:2023-12-07 07:1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快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液冷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快换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动装载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当电动装载机使用时间过长电池温度过高时,冷却系统则用来给电动装载机的电池进行液冷降温,液冷降温的效果则是用来提升电池的性能与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为了提高电动装载机后期维护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对电动装载机来讲,电池系统的电量少则200kwh,多则800kwh,电池系统电量大,当采用传统标准电池箱的系统,就会出现少则8个、多则16个甚至更多标准电池箱体。现有的冷却系统通过水冷管对所有标准电池箱体进行连接,而当标准电池箱体外部通过水冷管进行连接到一起时,就会出现冷却系统布置不合理的问题。这是因为水冷管路太多,导致液冷系统流量在不同箱体间存在分配不均以及流阻大的问题,导致不同回路间的电池温度差异过大,降低单电芯寿命出现系统环流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整体寿命与后期组装维护过程中效率低下、漏液等问题。

3、经检索,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高温监测处理装置(申请号:cn202220221794.4,申请日:2022-01-26),该申请案包括电池本体、散热壳体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壳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隔板,散热隔板将散热壳体分割成多个结构、大小一致的电池安装腔,电池本体安装在电池安装腔内;所述散热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降温控制室,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降温控制室内的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储放有冷却液,冷却箱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水泵,水泵远离冷却箱的一侧连通冷却主管,冷却主管上间隔连接有多个冷却支管,冷却支管设置在电池安装腔的左右两侧,冷却支管远离冷却主管的一端连通排液管,排液管与冷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壳体上通过合页铰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水泵均连接有控制器。由此可知该申请案中的排液管与冷却箱的进口水连通,所以排液管的液体可能会从冷却箱的进口处流入到冷却箱内与冷却液混合,导致冷却液的温度过高,在冷却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

4、此外,发明名称为:一种电池包液冷的结构及方法(申请号:cn201910249432.9,申请日2019-03-29),该申请案包括液冷板、进液管和出液管,电池包放置在所述液冷板上,所述液冷板内设有多路冷却液道,多路所述冷却液道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相连通,所述冷却液道设有多路,所述电池包内设有多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冷却液道的个数相等,所述进液口的尺寸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变小,通过进液口尺寸大小调节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底部的冷却液道内的进液大小,所述进液口的尺寸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变小。由该申请案可知当冷却液进入进液口前需先调节进液口的大小,随后冷却液方可进入每个不同的冷却通道内,且液冷板内设有多路冷却液道,多路所述冷却液道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相连通,由此可知电池包的的大小分布不均匀,每次冷却液进入进液口前都需要先调节进液口的尺寸大小,而且出液管与进液管相通后期组装维护效果低下,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池冷却系统内部分布不均匀,电流流阻过大,漏液、装配中及后期维护过程复杂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快换结构,包括液冷快换组件一、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和液冷快换组件三,若干液冷快换组件二通过液冷三通连接件相互连接,液冷快换组件二包括嵌入端和凸起端,嵌入端与液冷快换组件一或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凸起端与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嵌入端包括液冷安装箱体一、安装板一和两平行的液冷钢管一,液冷安装箱体一通过拉簧将安装板一固定于液冷安装箱体一中心内部,安装板一和液冷安装箱体一中心贯穿设有两个通孔二,液冷钢管一通过通孔与的安装板一固定连接,通孔二的形状与液冷钢管一的形状相对应以使得液冷钢管一穿过通孔二并与通孔二密切贴合,液冷钢管一与液冷三通连接件一端插拔固定连接,液冷三通连接件连接电池仓冷却液进出口,液冷快换组件一、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液冷三通连接件和液冷快换组件三内的管路直径相同。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分别对应安装一个电池箱,可以保证冷却液在经过每一个电池箱时的流量和流速均保持一致,从而保证电池箱之间的温度平衡,且液冷快换组件一、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和液冷快换组件三插拔连接,安装简单且可以根据电池箱的数量搭配相对应数量的液冷快换组件二,减少了外部管路的安装维护成本。

6、3.有益效果

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快换结构,包括液冷快换组件一、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和液冷快换组件三,若干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二通过液冷三通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二包括嵌入端和凸起端,所述嵌入端与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一或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所述凸起端与所述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所述嵌入端包括液冷安装箱体一、安装板一和两平行的液冷钢管一,所述液冷安装箱体一通过拉簧将安装板一固定于液冷安装箱体一中心内部,所述安装板一和液冷安装箱体一中心贯穿设有两个通孔二,所述液冷钢管一通过通孔与所述的安装板一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二的形状与液冷钢管一的形状相对应以使得所述液冷钢管一穿过通孔二并与通孔二密切贴合,所述液冷钢管一与所述液冷三通连接件一端插拔固定连接,所述液冷三通连接件连接电池仓冷却液进出口,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一、若干个液冷快换组件二、液冷三通连接件和液冷快换组件三内的管路直径相同。

9、优选的,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一和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三均设有两平行的水管和液冷安装板,所述水管通过固定卡和件与所述液冷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冷安装板中心贯穿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卡和件的形状相对应以使得所述固定卡和件穿过通孔一并与通孔一紧密贴合;所述固定卡和件内部中空用于固定所述水管,所述固定卡和件穿过通孔一且沿着通孔一的轴向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以增加与所述水管的接触面,所述固定卡和件靠近液冷快换组件二的一侧端部延伸至脱离与水管接触形成一凹孔用于固定所述液冷三通连接件一端。

10、优选的,所述水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液冷三通连接件形成液冷三通连接件组,同一液冷三通连接件组的两个液冷三通连接件组连接同一电池仓形成液冷循环。

11、优选的,所述凸起端包括安装板三和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三上的平行的两个液冷钢管二,所述液冷钢管二贯穿所述安装板三并与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所述液冷钢管二内设有水流截止装置用于防止液冷钢管二在插拔的过程中漏液。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三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板四,所述安装板四设有与所述液冷钢管二相适配的通孔三。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三上设有紧固件和密封防水胶垫二。

14、优选的,所述液冷安装箱体一表面还设有面板一,所述面板一表面覆盖有密封防水胶垫一。

15、优选的,所述液冷快换组件三包括液冷安装箱体二与通过拉簧固定于所述液冷安装箱体二内的安装板二,所述液冷安装箱体二与安装板二对应设有两个贯穿的通孔四,所述通孔四内分别设有水管一与水管二,所述水管一与水管二的一端与液冷三通连接件插拔连接,另一端形成密封。

16、优选的,所述液冷安装箱体二表面设有面板二用于密封,且所述面板二表面设有密封防水胶垫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