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8731发布日期:2023-10-02 07:3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导电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导电结构与不同种材料的外部导电件相连接时,由于导电结构与外部导电件的材料的不同,容易造成导电结构与外部导电件的连接处发生氧化和电腐蚀现象,从而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其能够有效地解决导电结构与外部导电件的连接处易发生氧化和电腐蚀现象的问题。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导电结构,导电结构包括:

3、第一导电件,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

4、第二导电件,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

5、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

6、其中,第一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第二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

7、当第一连接端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由于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可选择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的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同时,由于第一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第二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因此第二导电件可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通过将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可以将第二导电件件与环境中的水汽等可以形成溶剂的物质隔离开,防止第二导电件和第一导电件之间形成水膜等溶剂,进而阻止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形成原电池,有效降低第二导电件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程度,通过保护第二导电件实现了整个导电结构工作稳定性的提高。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平面。

9、通过将第一表面设置为平面,便于第一连接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从而提高第一连接端与连接端子间的连接强度。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形成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穿过第一表面。

11、由于第一通孔贯穿第一表面,当第一连接端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可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并将连接端子挤压固定于第一连接端。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全部由第二导电件形成。

13、第二连接端用于与连接端子相连接,将第二连接端全部由第二导电件形成,当导电结构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可选择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的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电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的外表面包括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为平面。

15、通过将第二表面设置为平面,便于第二连接端与连接端子相连接,从而提高第二连接端与连接端子间的连接强度。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形成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穿过第二表面。

17、由于第二通孔贯穿第二表面,当第二连接端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可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并将连接端子挤压固定于第二连接端。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形成插孔,插孔的侧壁全部由第二导电件形成。

19、第二连接端用于与连接端子相连接,当导电结构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可选择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的连接端子插接于插孔内并与插孔的侧壁相连接,由于插孔的侧壁全部由第二导电件形成,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电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

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为圆管状结构。

21、圆管状结构的内部形成有空腔,从而便于将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并用于对第二导电件进行防护,减少第二导电件发生氧化和电腐蚀现象。

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件为空心管状结构,或第二导电件为实心柱状结构。

23、通过将第二导电件设置为空心管状结构,使得第二导电件便于弯折;通过将第二导电件设置为实心柱状结构,便于提高第二导电件的支撑强度。

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材质包括铜,第二导电材质包括铝。

25、铜和铝分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从而便于与连接端子相连接,同时,由于铜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铝的标准电极电势,因此由铝制成的第二导电件可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利用由铜制成的第一导电件形成容纳腔,将第二导电件设置于该容纳腔内,可以利用容纳腔内的稳定环境将环境中的水汽等可以形成溶剂的物质隔离开,防止第二导电件和第一导电件之间形成水膜等溶剂,进而阻止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形成原电池,有效降低第二导电件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程度,通过保护第二导电件实现了整个导电结构工作稳定性的提高。

2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

27、第一连接端子;

28、第二连接端子;

29、上述任一项的导电结构;导电结构一端导电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子,导电结构另一端导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子。

30、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一导电件连接,第一连接端子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和/或,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二导电件连接,第二连接端子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

31、当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与导电结构相连接时,第一连接端子可与导电结构一端的第一导电件相连接,第二连接端子可与导电结构另一端的第二导电件相连接,由于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一导电件分别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电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由于第二连接端子和第二导电件分别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电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

32、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3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一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全部由所述第二导电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表面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穿过所述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形成插孔,所述插孔的侧壁全部由所述第二导电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圆管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为空心管状结构,或所述第二导电件为实心柱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材质包括铜,所述第二导电材质包括铝。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由所述第一导电材质制成;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由所述第二导电材质制成。

13.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本申请的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第二导电件由第二导电材质制成,导电结构的至少一端形成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其中,第一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第二导电材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当第一连接端需要与连接端子相连接时,由于第一导电件套设于第二导电件的外部,可选择由第一导电材质制成的连接端子与第一导电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同种材质的连接,因此二者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有利于保持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保障电流可以由二者的连接界面稳定通过。

技术研发人员:祖立成,肖宇,张潇,王志雄,潘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