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壳体、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5133发布日期:2023-11-30 12:2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的壳体、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中,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要求日益升高。

2、相关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被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所青睐。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人们通常选择采用镍含量更高的正极材料、对集流体或隔膜进行减薄或增大单体电池尺寸等方式,然而随着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3、目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在外部或内部发生微短路后,易产生负极边电压被拉低的问题,从而造成锂离子易嵌入铝壳造成腐蚀,进而影响电池安全和产线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的壳体,所述电池的壳体能够避免锂离子腐蚀壳本体,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提高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线的生产良率。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的壳体。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一端敞开,所述壳本体为铝件;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铜件,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壳本体内且包覆所述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内表面上。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壳体,通过在壳本体内设有保护层,且保护层为铜件,能够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将壳本体与电池机组间隔开,隔绝铝和锂离子,避免锂离子腐蚀壳本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线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保护层包覆所述壳本体的底壁的内表面和所述侧壁的内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板状结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本体层叠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设于所述壳本体内表面的涂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本体为分体件或一体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和所述保护层采用铜铝复合板料带冲压成型。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壳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壳本体和所述保护层的总厚度为l,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l1,且满足:l1≤2l/3。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电池。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设有上述的电池的壳体,通过在壳本体内设有保护层,且保护层为铜件,能够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将壳本体与电池机组间隔开,隔绝铝和锂离子,避免锂离子腐蚀壳本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线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用电装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装置,通过设有上述的电池,通过在壳本体内设有保护层,且保护层为铜件,能够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将壳本体与电池机组间隔开,隔绝铝和锂离子,避免锂离子腐蚀壳本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线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1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装置为电动汽车。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保护层包覆所述壳本体的底壁的内表面和所述侧壁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板状结构,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本体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设于所述壳本体内表面的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壳本体为分体件或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和所述保护层采用铜铝复合板料带冲压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壳本体和所述保护层的总厚度为l,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l1,且满足:l1≤2l/3。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的壳体。

9.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为电动汽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的壳体、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电池的壳体包括:壳本体,壳本体的一端敞开,壳本体为铝件;保护层,保护层为铜件,保护层设于壳本体内且包覆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内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的壳体,通过在壳本体内设有保护层,且保护层为铜件,能够提高壳体的结构强度,将壳本体与电池机组间隔开,隔绝铝和锂离子,避免锂离子腐蚀壳本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失控发生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的安全性,提高产线的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