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文档序号:37245556发布日期:2024-03-12 19:1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动力电池,是采用锂电池(li-ion)作为电源的电动汽车的动力装置,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2017年底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约38.5gwh左右,同比增长42.28%,占全球产量的71.85%。

2、圆柱型的动力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乙烯与聚丙烯复合的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这种结构的电芯,虽然制作工艺比较可靠,卷绕方便,但制成后的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差,而且多个圆柱形电池组装后,电池之间留有较多的空隙,占用体积大。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120191240.6)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设置若干个散热翼片散热翼片降低电池工作时产生的高温,其散热效果好,而所述若干个散热翼片组成的呈方形外轮廓的所述电池壳,填补了多个电池之间的空隙,既便于电池组的安装制造,而且提高了电池组内部单个电池的稳定性,使用比较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导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且安装使用方便。

4、针对于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将散热翼片设置在电池壳外壁容易在碰撞时导致散热翼片以及电池发生损伤,电池发生损伤或电池在高温的情况下工作时可能导致自燃情况的发生,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5、为此,提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散热阻燃效果,防护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池本体上的集流柱,所述电池本体外壁设置有内板,所述电池本体外壁与内板内壁相贴合,所述内板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外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外板,所述内板与外板均设置为环形柱体且内板与外板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电池本体外壁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竖板,所述内板内壁开设有与竖板相适配的滑道,所述内板以及竖板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内板与外板之间设置有防火件。

3、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在内板位于滑道侧边的安装口、设置在安装口内的弹簧、滑动设置在安装口上的固定块以及开设在竖板侧边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固定口,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口贴合面二者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弹簧压持在内板与固定块之间。

4、优选的,所述竖板尺寸与滑道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块尺寸与固定口尺寸相适配。

5、优选的,所述内板以及外板设置为导热性金属材质。

6、优选的,所述防火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之间的二氧化碳盒、设置在二氧化碳盒两侧的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上的开关阀、设置在连接管上均匀分布的排气管以及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上的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与开关阀电性连接,各个所述排气管均处于各个所述散热孔内。

7、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盒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

8、优选的,所述内板上固定块以及竖板上固定口设置有上下相对称的两组。

9、优选的,所述竖板底部靠近固定口两边均设置为弧边。

1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内板、散热片、外板以及散热孔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加强对电池本体的散热效果并且外板能够对散热片以及电池本体进行防护,实用性强。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竖板、滑道、安装口、弹簧、固定块以及固定口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实现电池本体与内板之间的简易拆装,便于对内板与外板进行更换,生产加工便捷,实用性强。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二氧化碳盒、连接管、开关阀、排气管以及火焰传感器之间的配合工作,能够使得电池本体具备阻燃的效果,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以及设置在电池本体(1)上的集流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1)外壁设置有内板(3),所述电池本体(1)外壁与内板(3)内壁相贴合,所述内板(3)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4),所述散热片(4)外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外板(5),所述内板(3)与外板(5)均设置为环形柱体且内板(3)与外板(5)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6),所述电池本体(1)外壁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竖板(7),所述内板(3)内壁开设有与竖板(7)相适配的滑道(8),所述内板(3)以及竖板(7)上设置有固定件(9),所述内板(3)与外板(5)之间设置有防火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9)包括开设在内板(3)位于滑道(8)侧边的安装口(91)、设置在安装口(91)内的弹簧(92)、滑动设置在安装口(91)上的固定块(93)以及开设在竖板(7)侧边与固定块(93)相适配的固定口(94),所述固定块(93)与固定口(94)贴合面二者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弹簧(92)压持在内板(3)与固定块(9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尺寸与滑道(8)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块(93)尺寸与固定口(94)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以及外板(5)设置为导热性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件(10)包括固定安装在散热片(4)之间的二氧化碳盒(101)、设置在二氧化碳盒(101)两侧的连接管(102)、设置在连接管(102)上的开关阀(103)、设置在连接管(102)上均匀分布的排气管(104)以及固定安装在散热片(4)上的火焰传感器(105),所述火焰传感器(105)与开关阀(103)电性连接,各个所述排气管(104)均处于各个所述散热孔(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盒(101)至少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3)上固定块(93)以及竖板(7)上固定口(94)设置有上下相对称的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底部靠近固定口(94)两边均设置为弧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设置在电池本体上的集流柱,所述电池本体外壁设置有内板,所述电池本体外壁与内板内壁相贴合,所述内板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外端共同固定安装有外板,所述内板与外板均设置为环形柱体且内板与外板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电池本体外壁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竖板,所述内板内壁开设有与竖板相适配的滑道,所述内板以及竖板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内板与外板之间设置有防火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在内板位于滑道侧边的安装口,该锂离子动力电池具备散热阻燃的效果,防护效果好,安全性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甘伟江,乔涛,王仲民,王殿辉,赖华俊,张九冰,蒙宏潜,韦远雄,吴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