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8602发布日期:2024-02-20 21:3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1、车辆的充电过程并不仅仅是从电网到电池,中间需要经过充电桩,充电线缆、充电插头、车辆插座接口才能进入车辆,目前直流充电插座,都是插针和端子插孔一体的设计结构,因新能源电车充电电流非常大,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端子插孔内部卡簧变的有缝隙,到时接触电阻偏大,过温,最后导致无法充电,并且只能更换整个充电插座总成,更换成本高。

2、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端子插孔无法单独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款插座和端子插孔分体式设计,可以插座部分和插座和线缆连接分开,当充电插座里面的端子插孔因寿命或使用问题导致不能充电,直接拆开充电插座,更换端子插孔即可,大大提高更换效率,减少了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的内部设置有端子插孔,所述端子插孔的内表面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接头,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压接头内表面压接线缆,将插针插入端子插孔内即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外表面与限位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与垫圈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后盖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与端子插孔的内表面插接,所述端子插孔的内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相插接,将后盖拆下,将压接头、限位柱和端子插孔拔出,使端子插孔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脱离,然后将端子插孔从压接头上拔下。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接头的外表面与后盖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外边与压接头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接头的外表面与端子插孔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销,将新的端子插孔插接在与压接头固定连接的限位柱上,然后将新的端子插孔重新插入外壳的内表面,插好后重新装好后盖。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端子插孔与压接头插接,将后盖拆下,将压接头、限位柱和端子插孔拔出,使端子插孔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脱离,然后将端子插孔从压接头上拔下,使端子插孔的内表面与限位柱的外表面脱离,之后将新的端子插孔插接在与压接头固定连接的限位柱上,然后将新的端子插孔重新插入外壳的内表面,插好后重新装好后盖,解决了传统充电插座端子插孔与压接头不可拆卸,当端子插孔磨损较大导致充电插座不能正常使用时,只能更换整个充电插座总成,更换成本高,更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翻盖(2),所述翻盖(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底部设置有后盖(8),所述后盖(8)的内部设置有端子插孔(9),所述端子插孔(9)的内表面插接有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接头(11),所述限位板(7)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的内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垫圈(6),所述垫圈(6)的外表面与限位板(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与垫圈(6)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板(7)的外表面与后盖(8)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后盖(8)的内表面与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的内表面与端子插孔(9)的内表面插接,所述端子插孔(9)的内表面与外壳(1)的内表面相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头(11)的外表面与后盖(8)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板(7)的外边与压接头(1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接头(11)的外表面与端子插孔(9)的外表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销(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的内部设置有端子插孔,所述端子插孔的内表面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接头,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插座通过设置端子插孔与压接头插接,将后盖拆下,将压接头、限位柱和端子插孔拔出,然后将端子插孔从压接头上拔下,之后将新的端子插孔插接在与压接头固定连接的限位柱上,然后将新的端子插孔重新插入外壳的内表面,插好后重新装好后盖,更换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亮,赵净净,赵齐,张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