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侧框板、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542发布日期:2024-01-26 23:2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侧框板、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的侧框板和具有该侧框板的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单元,为了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当前行业内较多采用ctp电池系统排布方案,即以较多数量的电芯高度集成至电池包的排布方案,基于此排布形式会导致电芯散热性能变差,进而降低电池包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相关技术中,为满足电芯在正常使用中的加热与冷却需求,通常需要在电池包的箱体内单独设置口型液冷板及相应的集流体,不仅装配工序复杂工艺复杂性高,而且还存在挤占了电池箱内的空间及重量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包的侧框板。该侧框板兼具防撞性能好和结构强度高的优点;此外,还具有安装便捷性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的边框。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的下箱体。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包括框板体,所述框板体沿所述电池包的内外方向包括一体成型的液冷部和防撞吸能部,所述液冷部内具有液冷腔以用于形成制冷剂流过的通道。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通过将侧框板的框板体分为一体成型的液冷部和防撞吸能部,通过防撞吸能部可以为电池包的下箱体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液冷部的液冷腔,可以对位于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的功能,由此,提升了对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在提升侧框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起到冷却电池模组的功能。

7、此外,框板体的液冷部和防撞吸能部一体成型,有助于提高电池包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同时节约了材料成本,不需要再对两者进行安装和固定,装配简单易行。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具有安装便捷性高的优点。

8、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兼具防撞性能好和结构强度高的优点;此外,该侧框板还具有安装便捷性高的优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部包括换热部和隔热部,所述换热部位于所述隔热部的内侧,所述液冷腔形成在所述换热部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以便将所述液冷部分隔为所述液冷腔和位于所述隔热部外的隔热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还包括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设置在所述液冷部靠近所述电池包的内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隔段和第二隔段,所述第一隔段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段的下侧,且所述第一隔段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隔段由下至上的方向朝向所述防撞吸能部的一侧倾斜设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吸能部内具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内设有第一加强筋。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便形成多个吸能分腔。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还包括挂耳部,所述挂耳部设置在所述防撞吸能部的外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与所述框板体一体挤压成型。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具有减重腔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电池包的内外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减重腔内。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边框包括第一侧框板、第二侧框板、第三侧框板和第四侧框板,所述第一侧框板、所述第二侧框板、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所述第四侧框板首尾相接以便形成边框,所述第一侧框板、第二侧框板、第三侧框板和第四侧框板中的至少一个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还包括液冷板,液冷板具有液冷通道,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均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一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所述第四侧框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另一者相对设置,所述液冷板的两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连接以便将所述边框分隔成多个电池模组安置区,所述第一侧框板的液冷腔、所述液冷通道和所述第二侧框板的液冷腔按照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依次连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液冷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所述另一者间隔开地设置以便形成多个液冷通道;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包括连接段和液冷段,所述液冷段具有所述液冷通道,所述连接段具有隔液腔,所述隔液腔与所述液冷通道之间通过隔液板隔开,所述连接段能够与电池包的底板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框板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框板的液冷腔与所述第一侧框板的液冷腔和所述第二侧框板的液冷腔连通。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下箱体包括底板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围合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相对所述防撞吸能部,所述液冷部能够靠近电池模组设置。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根据上述中所述的下箱体,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容纳腔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以便将所述液冷部分隔为所述液冷腔和位于所述隔热部外的隔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相连的第一隔段和第二隔段,所述第一隔段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段的下侧,且所述第一隔段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隔段由下至上的方向朝向所述防撞吸能部的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吸能部内具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内设有第一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以便形成多个吸能分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耳部,所述挂耳部设置在所述防撞吸能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部具有减重腔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减重腔内。

8.一种电池包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框板、第二侧框板、第三侧框板和第四侧框板,所述第一侧框板、所述第二侧框板、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所述第四侧框板首尾相接以便形成边框,所述第一侧框板、第二侧框板、第三侧框板和第四侧框板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冷板,液冷板具有液冷通道,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均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一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所述第四侧框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另一者相对设置,所述液冷板的两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侧框板和所述第二侧框板连接以便将所述边框分隔成多个电池模组安置区,所述第一侧框板的液冷腔、所述液冷通道和所述第二侧框板的液冷腔按照制冷剂的流通方向依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液冷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所述另一者间隔开地设置以便形成多个液冷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框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框板,所述第三侧框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框板的液冷腔与所述第一侧框板的液冷腔和所述第二侧框板的液冷腔连通。

12.一种电池包的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的边框,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围合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腔,相对所述防撞吸能部,所述液冷部能够靠近电池模组设置。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下箱体,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容纳腔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包的侧框板、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其中,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包括框板体,所述框板体沿所述电池包的内外方向包括一体成型的液冷部和防撞吸能部,所述液冷部内具有液冷腔以用于形成制冷剂流过的通道。由此,该侧框板通过防撞吸能部可以为电池包的下箱体提供相应的结构强度;同时,该侧框板通过液冷部的液冷腔对位于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的功能。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的侧框板具有防撞性能好、结构强度高及安装便捷性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付为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