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8574发布日期:2023-11-17 21:0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电力,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配电电路的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12vdc~48vdc/20a的配电功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现在新能源行业的电压等级已经达到450vdc以上,甚至达到1000vdc,因此开发高功率电磁继电器是未来的发展要求。

2、由于继电器在分断450vdc且20a以上负载时,继电器间会产生极高的能量电弧,容易烧蚀触点以及触点周围的塑料材料,导致大部分大功率继电器无法满足高电压大电流的负载,或者能够分断高电压大电流的继电器体积非常大,成本比较高。为了减少电弧烧蚀触点以及有效熄灭电弧,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第一、采用陶瓷阻挡和冷却电弧,避免电弧烧伤塑料,但是只能阻隔电弧不朝塑料的方向喷溅,无法将电弧隔成多段短弧、无法引导电弧朝规定方向燃烧,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减少电弧的能量,且电弧散热慢。因此,虽在避免电弧烧伤塑料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该产品的体积较大,产品无法小型化导致成本较高。

4、第二、采用磁场吹弧来隔断高压直流电,利用永磁吹弧来拉长和改变电弧方向,从而熄灭电弧。但是,无法充分利用继电器内部空间,导致继电器整体体积较大。

5、第三、采用磁吹电弧结合绝缘的陶瓷片的方式进行冷却电弧。具体地,利用永磁吹弧拉长和改变电弧方向,利用绝缘的陶瓷片阻挡冷却电弧,这种拉长电弧和冷却电弧相结合的灭弧方式,对于熄灭电弧有一定作用,但是继电器整体的体积较大,继电器内部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继电器,提高灭弧能力和内部空间利用率,满足小型化的需求。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

3、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静簧片和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用于与所述静簧片接触或分离;

4、灭弧室,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对应设置;

5、气体室,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

6、其中,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所述灭弧室和所述气体室首尾顺次相通,形成通路,所述动簧片和所述静簧片分离时所述接触部产生的电弧被配置为能够移动至所述灭弧室内断开、熄灭,所述灭弧室内的气体能够移动至所述气体室,用于所述气体流动和散热。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室设置于所述灭弧室沿第一方向的上方;

8、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动簧片相对于所述静簧片的运动方向。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10、永久磁体,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周围,所述永久磁体在所述接触部产生能够将所述电弧转移至所述灭弧室的磁场。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12、引弧片,设置于所述灭弧室内,用于引导所述电弧移动至所述灭弧室并对所述电弧进行冷却。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组件设置有连通气道,所述气体室通过所述连通气道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体室相连通,所述静簧片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形成至少部分所述连通气道。

1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组件还包括:

16、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静簧片的一侧,用于所述动簧片的限位;

17、其中,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与所述气体室相连通,所述中间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形成所述连通气道。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电磁单元,所述电磁单元包括绕线窗口和线圈,所述绕线窗口用于缠绕所述线圈,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控制所述动簧片和所述静簧片的接触或分离;

19、其中,所述灭弧室对应所述绕线窗口设置。

2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单元还包括:

21、铁芯,穿设于所述线圈;

22、轭铁,设置于所述线圈远离所述接触组件的一侧;

23、其中,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所述轭铁、所述绕线窗口之间。

2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外壳,所述接触组件和所述电磁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25、其中,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所述绕线窗口、所述轭铁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气体室为设置于所述电磁单元和所述外壳之间对应动簧片动作的空间。

2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体室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气体室相连通,使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至所述气体室内;和/或,

27、所述外壳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灭弧室对应设置并与所述灭弧室相连通,使所述灭弧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孔进行排放。

2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单元还包括:

29、线圈架,所述线圈架沿其轴向方向的两端设置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绕线窗口位于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

30、其中,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外壳之间。

3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线圈架朝向所述动簧片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灭弧室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气体室相连通。

3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缘设置于所述线圈架背离所述动簧片的一侧,所述绕线窗口设置有基准面,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设置于所述基准面靠近所述第二凸缘的一侧。

3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34、静簧支座,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静簧片插装于所述静簧支座上;

35、其中,所述静簧支座朝向所述灭弧室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导向气道,所述导向气道用于将所述静簧片和所述动簧片周围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灭弧室。

3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37、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线圈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簧片分离时所述动簧片和所述静簧片之间的接触部产生的电弧;

38、绝缘板,设置于所述轭铁和所述线圈架之间;

39、其中,所述灭弧室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所述绕线窗口、所述绝缘板、所述外壳和所述隔弧结构之间。

4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弧结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线圈设置。

4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弧结构包括:

42、挡墙,设置于所述接触组件的接触部和所述线圈之间;

43、其中,所述挡墙为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线圈设置,所述v形结构至少部分围绕于所述线圈的外部。

4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灭弧室和所述接触组件中接触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触部和两个所述灭弧室对应设置,所述电磁单元设置于两个所述灭弧室之间。

4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灭弧室和接触组件的接触部对应设置,使得静簧片和动簧片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可以拉长并移动至预定的灭弧室内,电弧拉长并最终分断、熄灭,避免电弧烧蚀动簧片的动触点、静簧片的静触点及动触点,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

47、动簧片和静簧片在分离时接触部产生的电弧会在触点组周围烧蚀并加热触点组周围气体的温度,使触点组周围的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变大,气体会从压强比较大的区域向压强比较小的区域流动,即接触组件周围的气体流向预留的灭弧室位置。在电弧进入灭弧室之后,灭弧室内的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变大,灭弧室因压强的作用下流动到气体室,形成气体流动的路径,有利于气体的快速流动和循环,且可以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灭弧效果。采用这种方式,充分利用继电器内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满足用户对继电器的小型化的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