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4362发布日期:2023-10-28 17: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2、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热量,产生的热量如果无法快速及时地导出,会导致电池的温度过高,性能下降,还会造成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热失控概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用于对电池进行热管理,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热管理底板、热管理侧板和热管理管,热管理底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池接触的热管理底面;热管理侧板设置于所述热管理底面,所述热管理侧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池接触的热管理侧面,所述热管理侧面与所述热管理底面相交;热管理管安装在所述热管理底面和所述热管理侧面中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以使得至少部分所述热管理管用于与所述电池直接接触。由此,热管理组件包括热管理底板和热管理侧板,通过热管理底板的热管理底面和热管理侧板的热管理侧面与电池接触,增大热管理组件与电池的接触面积,增强对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并且热管理底面和热管理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与电池直接接触的热管理管,能够进一步增强热管理组件对电池的热管理效果。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侧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热管理底面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一侧,所述第二底面位于所述第二侧面背离所述第一侧面一侧。由此,在热管理组件中形成更多与电池接触的接触面,能够通过一个热管理组件对更多数量的电池进行热管理,提高热管理组件的热管理效率,降低热管理组件的复杂程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热管理底管、第一热管理侧管、第二热管理侧管和第二热管理底管,所述第一底面设有所述第一热管理底管,所述第一侧面设有所述第一热管理侧管,所述第二侧面设有所述第二热管理侧管,所述第二底面设有所述第二热管理底管。由此,能够提高热管理管与电池的接触量,进而增强热管理组件对电池的热管理效果。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热管理底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热管理侧管,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二热管理底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热管理侧管,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口。由此,通过将第一管口连通第一热管理底管的端部,第二管口连通第二热管理底管的端部,在通过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向热管理管中输送热管理剂时,能够顺畅地将热管理剂输送至每个热管理管,从而提高热管理组件对电池的热管理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底板和所述热管理侧板一体设置。由此,通过热管理底板和热管理侧板一体,可以省去热管理底板和热管理侧板的装配过程,提高热管理组件的成型效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所述线束隔离板连接于所述热管理侧板背离所述热管理底板的一侧。由此,通过将线束隔离板连接于热管理侧板背离热管理底板一侧,能够使得线束隔离板与热管理侧板进行热交换,能够通过热管理侧板调节线束隔离板的温度,从而降低由于高温导致线束隔离板的老化速率较高的情况。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线束冷管,所述线束冷管设置于所述线束隔离板朝向所述热管理底板的表面,至少部分所述线束冷管与所述电池包直接接触。由此,通过在线束冷管朝向热管理底板的表面设置线束冷管,并使得至少部分线束冷管与电池包直接接触,能够通过线束冷管提高对电池的热管理效率,以及通过线束冷管提高对线束隔离板的热管理效率,从而可进一步降低由于高温导致线束隔离板的老化速率较高的情况。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热管理侧面设有所述热管理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线束冷管和所述热管理侧面的所述热管理管。由此,通过连接管使得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连通,可提高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连通的稳定性,降低整个热管理组件的复杂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热管理侧板远离所述热管理底板的一侧,所述线束冷管设有与所述连接管对应的管接口,所述连接管插置于所述管接口。由此,通过将连接管插置于管接口使得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连通,可进一步提高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连通的稳定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设有相较于所述连接管外壁凹陷的卡槽,所述线束冷管在所述管接口处设有相较于所述线束冷管的内壁凸起的凸块,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以插置于所述管接口。由此,连接管通过凸块嵌入卡槽内以插置于管接口,能够进一步提高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连通的稳定性,缓解管内的热管理剂从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的连接处流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间隔设置于所述热管理侧板远离所述热管理底板的一侧。由此,通过设置两个连接管,一个作为热管理剂的流入管,另一个作为热管理剂的流出管,可以高效地使线束冷管中的热管理剂高效地流动,提高对线束隔离板的热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两个连接管连接线束冷管和热管理管,还能够使线束隔离板与热管理侧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管为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连线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热管理侧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热管理侧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的间距不同。由此,可在将线束隔离板装载在热管理侧板上时,降低线束隔离板出现装反的情况,从而提高线束隔离板与热管理侧板之间装载的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底面和所述热管理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相较于各自表面凹陷的管槽,所述热管理管嵌设于所述管槽内。由此,通过将热管理管设置在管槽内,可降低在热管理底面和/或热管理侧面中设置热管理管时,热管理管与电池产生干涉,便于电池与热管理组件进行配合,以及还能通过管槽对热管理管起到防护作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管远离所述管槽的底壁一侧面与所述热管理底面或所述热管理侧面平齐。由此,通过将热管理管远离管槽的底壁一侧面与热管理底面或热管理侧面平齐,可以提高电池与热管理管的接触效果,同时也可降低热管理底面和/或热管理侧面中设置热管理管后,热管理管与电池产生干涉。

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和如上述的热管理组件,所述热管理组件对用于所述电池进行热管理。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分组,所述电池分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热管理侧面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池单体,每一所述电池单体分别与所述热管理管直接接触。由此,每个电池分组的多个电池单体沿热管理侧面延伸的方向依次排列,使得每个电池单体均能够与热管理底面和热管理侧面接触,以提高对电池的热管理效率,由于热管理底面和热管理侧面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热管理管,电池单体可与热管理管直接接触,进一步增强热管理组件对电池的热管理效果。

1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