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1841发布日期:2024-01-16 11:1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池壳体通过第一集流件与电芯的第一极耳连接使得电池壳体作为电池的一个电极引出端,但是由于电池壳体的材质与第一极耳的材质不同,如果第一集流件的材质与第一极耳的材质相同,导致第一集流件与电池壳体之间焊接固定稳定性不高;如果第一集流件的材质与电池壳体的材质相同,导致第一集流件与第一极耳之间焊接固定稳定性不高;而且上述两种结构均会导致过流面积不足、发热量较大;再有焊接难度较大。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电池壳体;

4、电芯,设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第一极耳;

5、第一集流件,设于电池壳体内,第一集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材质与第二部分的材质不同,第一部分的材质与电池壳体的材质相同,第二部分的材质与第一极耳的材质相同;

6、第一焊接部,连接于第一部分与电池壳体之间;

7、第二焊接部,连接于第二部分与第一极耳之间。

8、本公开的电池,一方面,由于第一部分的材质与电池壳体的材质相同、熔点相同,因此,焊接第一部分与电池壳体时它们需要的温度一致,降低焊接的工艺难度;而且使得形成的第一焊接部的面积足够,使得过流面积足够,发热量不大,有利于电池的快充性能。另一方面,第二部分的材质与第一极耳的材质相同、熔点相同,因此,焊接第二部分与第一极耳时它们需要的温度一致,降低焊接的工艺难度;而且使得形成的第二焊接部的面积足够,使得过流面积足够,发热量不大,有利于电池的快充性能。

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与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壁厚与所述端盖的壁厚的比值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1.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为钢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壁厚小于等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壁厚。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第一集流件、第一焊接部以及第二焊接部;电芯设于电池壳体内,电芯包括第一极耳;第一集流件设于电池壳体内,第一集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材质与第二部分的材质不同,第一部分的材质与电池壳体的材质相同,第二部分的材质与第一极耳的材质相同;第一焊接部连接于第一部分与电池壳体之间;第二焊接部连接于第二部分与第一极耳之间。该电池的第一焊接部的面积足够,第二焊接部的面积足够,使得过流面积足够,发热量不大,有利于电池的快充性能;而且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的工艺难度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陆敬家,张璐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