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文档序号:37484334发布日期:2024-04-01 13:53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当今传统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利用新型能源作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其温度控制是电动汽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当动力电池温度过高,将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的电池包漏液、热失控,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当动力电池温度过低,会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充电困难、续航里程锐减,严重影响车辆性能。尤其在冬季动力电池温度过低造成车辆性能大幅度衰减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2、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冬季采用被动保温或主动加热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通过直接增设保温壳体的被动保温技术存在夏季电池温度过高时影响散热、增大高温环境热失控风险的问题。同样现有的主动加热技术存在启动时间长、能耗高、降低电池可用电量、影响车辆续航性能的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兼顾动力电池冬季保温与夏季散热、运行能耗低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兼顾全年不同工况温控需求、温控系统运行能耗高等技术缺陷,提高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运行的安全与续航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包括:设置于动力电池包外部的保温层,用于保温所述动力电池包;与所述动力电池包连接的循环介质回路;设置于所述循环介质回路的管路上的温度调控组件,用于控制循环介质通过所述循环介质回路在所述温度调控组件与所述动力电池包之间循环;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控组件以调控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温度。

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所述温度调控组件包括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为电加热装置与单冷型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或热泵型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所述温度调控组件还包括:余热源,用于在余热源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对所述动力电池包进行余热回收加热;自然冷源,用于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对所述动力电池包进行自然冷却散热。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还包括并联设置在所述循环介质回路上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温度调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循环介质回路的连接管路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循环介质回路的连接管路上的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循环介质回路的连接管路上的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管路上的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二循环泵。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所述余热源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上,用于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循环介质进行换热;所述自然冷源为风冷换热器,所述风冷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上,用于驱动车外环境空气流经所述风冷换热器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循环介质进行换热。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所述保温层可拆卸地包覆在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外部。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还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外部的动力电池包壳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的动力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换热装置;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动力电池单体;所述动力电池换热装置通过循环介质进口和循环介质出口与所述循环介质回路连接。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无法正常充放电运行、续航里程大幅衰减的问题,兼顾动力电池的冬季保温与夏季散热,实现全年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度的高效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与续航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组件(4)包括调温装置(41),所述调温装置(41)为电加热装置与单冷型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或热泵型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控组件(4)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设置在所述循环介质回路(3)上的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和第三通道(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可拆卸地包覆在所述动力电池包(1)的外部。

7.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还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动力电池包(1);

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动力电池包外部的保温层,用于保温动力电池包;与动力电池包连接的循环介质回路;设置于循环介质回路的管路上的温度调控组件,用于控制循环介质通过循环介质回路在温度调控组件与动力电池包之间循环;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控制温度调控组件以调控动力电池包的温度。本技术的系统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在寒冷地区无法正常充放电运行、续航里程大幅衰减的问题,兼顾动力电池的冬季保温与夏季散热,实现全年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度的高效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与续航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庭,于天蝉,王源,王欢,石文星,王宝龙,李建峰,秦小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