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917发布日期:2023-12-29 17: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器,尤其是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


背景技术:

1、非道路车辆一般为电驱动割草车、电驱动扫地车等,而其内部具有电机驱动器、以为电驱动车辆的电机提供驱动控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机驱动器一般为一个驱动器配合一个电机,由于非道路车辆中具有多个电机,如果每个电机配合一个电机驱动器,使得车辆制造成本较高,并且较为占用车辆空间,使得车辆需要扩大体积才能实现,还导致车辆重量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具体结构如下。

2、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包括外壳,外壳内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电容板、电机驱动板和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装有负极电源接线柱和至少两组电机接线组件,至少两组电机接线组件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位、以及两个第一安装孔;电容板上安装有正极电源接线柱,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均密封嵌入有第一密封圈,正极电源接线柱和负极电源接线柱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密封圈内并密封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位均包括三个第二安装孔,三个第二安装孔内均密封嵌入有第二密封圈,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的接线端分别穿设于三个密封圈内并密封设置。

3、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控制板与容置腔的底部内壁接触,电机驱动板位于控制板上方,且电机驱动板与控制板之间通过导电连接柱连接固定,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分别贯穿控制板设置。

4、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电容板的导电连接部层叠于电机驱动板的导电连接部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依次贯穿电容板的导电连接部、电机驱动板的导电连接部后与容置腔的底部内壁连接,而使得电容板和电机驱动板同时在容置腔的底部内壁上安装固定。

5、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正极电源接线柱和负极电源接线柱的接线端、以及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第三接线柱的接线端均螺纹连接第一导电螺栓,第一导电螺栓的头部与接线柱的接线端之间形成接线空间。

6、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外壳的外侧壁上穿设有保险丝安装件,保险丝安装件的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导电螺栓,第二导电螺栓的头部与保险丝安装件的端面之间形成保险丝安装空间。

7、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外壳上位于三个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隔板。

8、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至少一个连接位中的三个安装孔口沿设置有半圆形挡板。

9、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安装有负极电源接线柱的第一安装孔口沿设置有半圆形挡板。

10、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还包括透气膜,外壳上设置有透气槽,透气槽的槽底设置有透气孔,透气膜覆盖并安装在透气槽内。

11、根据以上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的拼合面与下壳的拼合面贴合后固定,上壳的拼合面与下壳的拼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12、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利用至少两组电机接线组件与至少两个连接位相互配合设置,达到一个电机驱动器可与至少两个电机进行连接,以实现一机多连的目的,从而可降低车辆安装空间的占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内形成有容置腔(100),容置腔(100)内设置有电容板(15)、电机驱动板(13)和控制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控制板(14)与容置腔(100)的底部内壁接触,控制板(14)位于电机驱动板(13)上方,且电机驱动板(13)与控制板(14)之间通过导电连接柱(4)连接固定,第一接线柱(u)、第二接线柱(v)和第三接线柱(w)分别贯穿控制板(1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电容板(15)的导电连接部层叠于电机驱动板(13)的导电连接部上、并通过连接螺栓(17)依次贯穿电容板(15)的导电连接部和电机驱动板(13)的导电连接部后与容置腔(100)的底部内壁连接,而使得电容板(15)和电机驱动板(13)同时在容置腔(100)的底部内壁上安装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正极电源接线柱(5)和负极电源接线柱(6)的接线端、以及第一接线柱(u)、第二接线柱(v)和第三接线柱(w)的接线端均螺纹连接第一导电螺栓(9),第一导电螺栓(9)的头部与接线柱的接线端之间形成接线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外侧壁上穿设有保险丝安装件(3),保险丝安装件(3)的端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导电螺栓(16),第二导电螺栓(16)的头部与保险丝安装件(3)的端面之间形成保险丝安装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上位于三个第二安装孔(12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位中的三个安装孔口沿设置有半圆形挡板(1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负极电源接线柱(6)的第一安装孔(121)口沿设置有半圆形挡板(1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膜(8),外壳(1)上设置有透气槽(123),透气槽(123)的槽底设置有透气孔(125),透气膜(8)覆盖并安装在透气槽(12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上壳(12)和下壳(11),上壳(12)的拼合面与下壳(11)的拼合面贴合后固定,上壳(12)的拼合面与下壳(11)的拼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非道路车辆的电机驱动器,外壳的容置腔内设置有电容板、电机驱动板和控制板;电机驱动板上安装有负极电源接线柱(6)和至少两组电机接线组件,至少两组电机接线组件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接线柱U、第二接线柱V和第三接线柱W,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位、以及两个第一安装孔;电容板上安装有正极电源接线柱,正极电源接线柱和负极电源接线柱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安装孔内并密封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位均包括三个第二安装孔第一接线柱U、第二接线柱V和第三接线柱W的接线端分别穿设于三个第二安装孔内并密封设置。其达到一个电机驱动器可与至少两个电机进行连接,以实现一机多连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余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平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