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0670发布日期:2023-12-29 21:4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中起绝缘保护的y型绝缘子串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电力的需求显著增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越显得尤为重要。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会发生风偏,当风偏角度过大时特高压线路会发生风偏闪络现象,风偏闪络事故是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输电线路的的y型复合绝缘子串具有减小输电线路的风偏危害以及缩短线路走廊等优点。

2、然而,现有的y型复合绝缘子串为提高抗风能力往往只能加大两肢夹角大小控制变形,而在特大风时依旧存在抗风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为提高抗风能力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结构来帮助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中起绝缘保护的y型绝缘子串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包括两根呈犄角设置的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和一根垂直设置的垂直复合绝缘子串,三根复合绝缘子串通过连接板连接形成支撑高压线的y型绝缘子串,在犄角复合绝缘子串的外端通过延长拉杆连接设置有耳轴挂板,耳轴挂板用于连接高压线,其中:所述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内端通过u型环夹住连接板用螺栓相连形成铰链连接,铰链连接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垂直于连接板平面的旋转,所述延长拉杆与犄角复合绝缘子串的外端为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任意方向转动的固定连接。

4、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任意方向转动的固定连接是:通过在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外端连接杆轴向至少设置两个通孔,延长拉杆与之相配套也设置两个通孔,然后用两个螺栓穿过两个通孔将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外端与延长拉杆连接固定。

5、方案进一步是:在延长拉杆与耳轴挂板之间设置有延长拉杆的长度调整板,在长度调整板上沿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透孔,耳轴挂板通过与不同的调节透孔连接调节延长拉杆的长度。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内肢与金属连接间结点处的连接方式,有效的提高内肢的承压能力,在特大风荷载下产生更小的挠度与应力,有利于保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风偏事故的发生。

7、其中的优点是:

8、1,提高绝缘子串的抗风能力:绝缘子串在特大风下背风肢发生屈曲失稳变形,其挠度与跨中应力较大,易发生破坏。现将其背风肢连接形式由原来的铰接形式改成固接形式,其挠度和跨中应力明显降低,相比原结构,在相同风荷载下更不易发生破坏。

9、2,提高经济效益。原结构为提高在特大风下的抗风能力,加大两肢夹角大小能有效减小卸荷角,从而减小背风肢的弯曲变形。然而增大两肢夹角会显著增加绝缘子串两挂点距离,如此输电塔横担过长的问题出现,经济效益低。现只改变其结构连接方式,不必增加输电塔横担距离,既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风能力,又保证其经济效益。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包括两根呈犄角设置的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和一根垂直设置的垂直复合绝缘子串,三根复合绝缘子串通过连接板连接形成支撑高压线的y型绝缘子串,在犄角复合绝缘子串的外端通过延长拉杆连接设置有耳轴挂板,耳轴挂板用于连接高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内端通过u型环夹住连接板用螺栓相连形成铰链连接,铰链连接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垂直于连接板平面的旋转,所述延长拉杆与犄角复合绝缘子串的外端为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任意方向转动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任意方向转动的固定连接是:通过在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外端连接杆轴向至少设置两个通孔,延长拉杆与之相配套也设置两个通孔,然后用两个螺栓穿过两个通孔将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外端与延长拉杆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其特征在于,在延长拉杆与耳轴挂板之间设置有延长拉杆的长度调整板,在长度调整板上沿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透孔,耳轴挂板通过与不同的调节透孔连接调节延长拉杆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包括两根呈犄角设置的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和一根垂直设置的垂直复合绝缘子串,三根复合绝缘子串通过连接板连接形成支撑高压线的Y型绝缘子串,所述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内端通过U型环夹住连接板用螺栓相连形成铰链连接,铰链连接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垂直于连接板平面的旋转,所述延长拉杆与犄角复合绝缘子串的外端为限制犄角复合绝缘子串做任意方向转动的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改变承压式Y型绝缘子串内肢与金属连接间结点处的连接方式,有效的提高内肢的承压能力,在特大风荷载下产生更小的挠度与应力,有利于保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风偏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柴盛丛,包华,陶亮,王文武,杨超,张君宇,解格,施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