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0031发布日期:2023-12-30 15: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覆成型,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现有电线电缆制备过程中,为提高产品性能及满足特殊技术参数指标的要求,通常需在线芯上包覆屏蔽层、隔离层、保护层或其它包覆层,传统的包覆工艺则是采用一卷合模具,然后通过收缩和牵引及与绞线、成缆、编织等设备的配合,以达到包覆效果。

2、公开号为cn1090652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的芯线包覆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机架上依次设有牵引收集辊、线缆冷却机构和线缆包覆机构,线缆包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动辊、固接在转动辊一端的由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板和固接在转动板另一端的导线板,导线板与驱动板之间沿着转动辊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绕线辊,转动辊中间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锥形孔。转动辊转动与芯线行进的速度匹配,使得包覆材料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对芯线进行包覆,包覆均匀度高,不会产生厚度不易的现象。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同时,上述装置在工作时容易引入人工误差,同时对于不同直径的线缆兼容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线缆侧面包裹效率和包裹稳定性,通过侧面连续转动的效果能够通过控制转动速度从而实现对包裹厚度的控制调节,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自动化效果,避免了本装置引入人工误差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加工效率,通过支撑件与支撑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支撑传动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以及降低了本装置上下游的对接难度。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支撑件、支撑轮、支撑支架、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原料辊、连接支架、限位支架、止锁件和按压件;

3、底座顶部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顶部与多组支撑件连接;支撑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支撑轮转动连接;安装板顶部与支撑支架连接;支撑支架侧面与从动齿轮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与转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动电机底部与安装板连接;从动齿轮侧面与原料辊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侧面与连接支架连接;连接支架远离从动齿轮的一端与限位支架连接;限位支架侧面与止锁件螺纹连接;限位支架顶部与按压件转动连接。

4、优选的,底座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底部四周。

5、优选的,支撑支架侧面上设有环状凹槽,从动齿轮侧面上设有凸起,凸起与环状凹槽转动连接。

6、优选的,连接支架呈扇形,限位支架位于从动齿轮圆心处,限位支架内壁上设有耐磨层。

7、优选的,支撑轮侧面呈纺锤形,支撑轮两端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支撑件侧面转动连接。

8、优选的,从动齿轮侧面上设有转动阻尼件,转动阻尼件与原料辊侧面转动阻尼连接。

9、优选的,限位支架顶部上设有按压支架,限位支架与按压支架通过止锁件连接。

10、优选的,底座侧面上设有多组转动门。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线缆侧面包裹效率和包裹稳定性,通过侧面连续转动的效果能够通过控制转动速度从而实现对包裹厚度的控制调节,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自动化效果,避免了本装置引入人工误差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加工效率,通过支撑件与支撑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支撑传动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以及降低了本装置上下游的对接难度,通过对称的支撑轮和支撑支架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本装置对线缆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传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板(2)、支撑件(3)、支撑轮(4)、支撑支架(5)、转动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原料辊(9)、连接支架(10)、限位支架(11)、止锁件(12)和按压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5)侧面上设有环状凹槽,从动齿轮(8)侧面上设有凸起,凸起与环状凹槽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支架(10)呈扇形,限位支架(11)位于从动齿轮(8)圆心处,限位支架(11)内壁上设有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轮(4)侧面呈纺锤形,支撑轮(4)两端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支撑件(3)侧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8)侧面上设有转动阻尼件,转动阻尼件与原料辊(9)侧面转动阻尼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支架(11)顶部上设有按压支架,限位支架(11)与按压支架通过止锁件(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侧面上设有多组转动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包覆成型领域,具体为一种芯线包覆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支撑件、支撑轮、支撑支架、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原料辊、连接支架、限位支架、止锁件和按压件;底座顶部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顶部与多组支撑件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与转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动电机底部与安装板连接;本技术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线缆侧面包裹效率和包裹稳定性,通过侧面连续转动的效果能够通过控制转动速度从而实现对包裹厚度的控制调节,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自动化效果,避免了本装置引入人工误差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加工效率,通过支撑件与支撑轮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支撑传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国正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