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和储能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3367发布日期:2023-12-29 19:3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和储能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和储能电池包。


背景技术:

1、储能电池包具有多个单体电池,由单体电池实现充放电功能,而单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该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否则有引起热失控的风险。目前通常是在两个单体电池之间设置一块铝型材散热板,由铝型材散热板吸收发热单体电池的热量后,通过铝型材的空腔进行散热,但是铝型材的导热性能强,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热量容易通过铝型材散热板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单体电池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容易传递至另一个单体电池,引起另一个单体电池的过热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和储能电池包,避免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热量相互影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板,用于吸收第一电池的热量;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平行,用于吸收第二电池的热量;阻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连接,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相互传递热量;散热腔,用于散发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吸收的热量。

3、优选地,所述阻隔件包括第一隔条、第二隔条和第三隔条,所述第一隔条、第二隔条和第三隔条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并相互平行,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位于所述第一隔条与第二隔条之间,所述第二散热腔位于所述第二隔条与所述第三隔条之间。

4、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条包括第一封闭段和第一卡接段,所述第一封闭段与所述第一卡接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封闭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卡接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

5、优选地,所述第三隔条包括第二封闭段和第二卡接段,所述第二封闭段与所述第二卡接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封闭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卡接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

6、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条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散热腔包括多个第三散热腔,所述第三散热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隔条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条、第二隔条和第三隔条均设有凸条和凹槽,所述凸条和凹槽相对,并沿所述第一隔条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凸条和凹槽中的一个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另一个朝向所述第二散热板。

8、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在相应位置设有卡条和卡槽,所述卡条与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卡槽与所述凸条适配,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通过所述卡条和卡槽与所述第一隔条、第二隔条以及第三隔条卡合连接。

9、优选地,所述凸条与卡条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凹槽与卡槽的形状尺寸相同。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阻隔件由smc材料制作而成。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设置阻隔件,阻止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相互传递热量,避免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热量相互影响;阻隔件分体设置,包括第一隔条、第二隔条和第三隔条,利用隔条之间的空间作为散热腔,提高散热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隔条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卡合连接,安装方便快捷;阻隔件采用smc材料制作,不易变形。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隔热性能,降低热失控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30)包括第一隔条(31)、第二隔条(32)和第三隔条(33),所述第一隔条(31)、第二隔条(32)和第三隔条(33)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之间并相互平行,所述散热腔(40)包括第一散热腔(41)和第二散热腔(42),所述第一散热腔(41)位于所述第一隔条(31)与第二隔条(32)之间,所述第二散热腔(42)位于所述第二隔条(32)与所述第三隔条(3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31)包括第一封闭段(311)和第一卡接段(312),所述第一封闭段(311)与所述第一卡接段(31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封闭段(311)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的顶部,所述第一卡接段(312)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条(33)包括第二封闭段和第二卡接段,所述第二封闭段与所述第二卡接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封闭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的底部,所述第二卡接段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条(32)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散热板(10)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散热腔(40)包括多个第三散热腔(43),所述第三散热腔(43)位于相邻两个第二隔条(32)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条(31)、第二隔条(32)和第三隔条(33)均设有凸条(313)和凹槽(314),所述凸条(313)和凹槽(314)相对,并沿所述第一隔条(3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凸条(313)和凹槽(314)中的一个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板(10),另一个朝向所述第二散热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在相应位置设有卡条(21)和卡槽(22),所述卡条(21)与所述凹槽(314)适配,所述卡槽(22)与所述凸条(313)适配,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通过所述卡条(21)和卡槽(22)与所述第一隔条(31)、第二隔条(32)以及第三隔条(33)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13)与卡条(21)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凹槽(314)与卡槽(22)的形状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20)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阻隔件(30)由smc材料制作而成。

10.一种储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 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断桥散热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用断桥散热板和储能电池包,包括第一散热板,用于吸收第一电池的热量;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平行,用于吸收第二电池的热量;阻隔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连接,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相互传递热量;散热腔,用于散发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吸收的热量。本技术能提高隔热性能,降低热失控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洪鑫,徐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安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