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3408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8来源:国知局
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模组。


背景技术:

1、储能装置是一种能够将存储能量变换成电能并带有输出单元的电源装置。它主要分为热电和化学储能电源,其中热电储能电源以空气作为蓄能媒介,将从外界收集的热量储存起来,当需要用电时可以将存储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化学储能电源是指通过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系统。

2、储能装置的储能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及bms控制板,电池模组与bms控制板沿竖直方向设置,bms控制板安装于电池模组的顶部上方,储能模组的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在竖直方向以热辐射形式向上传递,虽然在储能模组与bms控制板之间存在散热间隙,并通过增加散热风扇对散热间隙进行散热,但是无法很好地减少电池模组的热辐射对bms控制板的元器件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储能模组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减少电池模组的热辐射对bms控制板的元器件的影响且能够使储能模组的高度较低的储能模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储能模组,包括:

4、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架及电池单体,所述模组架内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安装腔室,所述电池单体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模组架的侧壁还形成有裸露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及所述裸露口均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

5、散热风扇组,安装于所述模组架,且所述散热风扇组朝向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中至少一个设置;

6、隔热板,设置于所述模组架的侧壁,且所述隔热板与所述裸露口对应设置,所述隔热板开设有与所述裸露口连通的探温口;

7、bms控制板,安装于所述模组架的侧壁,所述bms控制板位于所述隔热板的背离所述模组架的一侧,所述bms控制板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依次通过所述探温口及所述裸露口伸入所述安装腔室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组架邻近所述裸露口的部位凸设有限位安装组件,所述隔热板安装于所述限位安装组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安装组件包括多个弯曲限位组件,多个所述弯曲限位组件环绕于所述裸露口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的外周壁分别与多个所述弯曲限位组件卡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弯曲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弯曲限位件及第二弯曲限位件,所述第一弯曲限位件形成有上穿线槽,所述第二弯曲限位件形成有下穿线槽,所述上穿线槽与所述下穿线槽连通,所述上穿线槽与所述下穿线槽至少一个用于穿设固定采集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弯曲限位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限位件的弯曲方向相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弯曲限位组件的第一弯曲限位件与所述裸露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每一所述弯曲限位组件的第二弯曲限位件与所述裸露口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为云母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正极引出片及负极引出片;所述正极引出片包括正极接电板及正极采集镍片,所述正极接电板层叠连接于所述正极采集镍片,所述正极采集镍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片包括负极接电板及负极采集镍片,所述负极接电板层叠连接于所述负极采集镍片,所述负极采集镍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负极端电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组包括进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安装于所述模组架的第一端侧,所述进风风扇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组还包括出风风扇,所述出风风扇安装于所述模组架的第二端侧,所述出风风扇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组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侧,所述进风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侧,所述出风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1、上述的储能模组,bms控制板安装于模组架的侧壁,且bms控制板位于隔热板的背离模组架的一侧,相较于传统的储能模组,大大减少了bms控制板受电池模组的热辐射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储能模组的高度;

20、2、由于隔热板设置于模组架的侧壁,且隔热板与裸露口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减少了电池模组的热辐射对bms控制板的影响,尤其是bms控制板耐热性较差的元器件通过隔热板的阻隔得到有效地保护;

21、3、由于隔热板开设有与裸露口连通的探温口,温度传感器依次通过探温口及裸露口伸入安装腔室内,使温度传感器能够采集到安装腔室内的温度,进而使bms控制板能够监测电池模组内的温度,确保储能模组的使用可靠性;

22、4、由于散热风扇组朝向进风口与出风口中至少一个设置,进风口、出风口及裸露口均与安装腔室连通,使空气气流可从进风口流入安装腔室内,并从安装腔室内流出出风口,加上隔热板开设有与裸露口连通的探温口,这样安装腔室内的部分气流也可以沿侧向通过探温口溢出,有利于提升安装腔室内的电池单体的散热性能,也使温度传感器更精确地采集到安装腔室内的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架邻近所述裸露口的部位凸设有限位安装组件,所述隔热板安装于所述限位安装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安装组件包括多个弯曲限位组件,多个所述弯曲限位组件环绕于所述裸露口间隔设置,所述隔热板的外周壁分别与多个所述弯曲限位组件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弯曲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弯曲限位件及第二弯曲限位件,所述第一弯曲限位件形成有上穿线槽,所述第二弯曲限位件形成有下穿线槽,所述上穿线槽与所述下穿线槽连通,所述上穿线槽与所述下穿线槽至少一个用于穿设固定采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曲限位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弯曲限位件的弯曲方向相反;及/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云母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正极引出片及负极引出片;所述正极引出片包括正极接电板及正极采集镍片,所述正极接电板层叠连接于所述正极采集镍片,所述正极采集镍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片包括负极接电板及负极采集镍片,所述负极接电板层叠连接于所述负极采集镍片,所述负极采集镍片与所述电池单体的负极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组包括进风风扇,所述进风风扇安装于所述模组架的第一端侧,所述进风风扇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组还包括出风风扇,所述出风风扇安装于所述模组架的第二端侧,所述出风风扇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组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侧,所述进风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侧,所述出风风扇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模组,其包括电池模组、散热风扇组、隔热板及BMS控制板。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架及电池单体,模组架内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安装腔室,电池单体安装于安装腔室内,模组架的侧壁还形成有裸露口,进风口、出风口及裸露口均与安装腔室连通。隔热板设置于模组架的侧壁,且隔热板与裸露口对应设置,隔热板开设有与裸露口连通的探温口;BMS控制板安装于模组架的侧壁,BMS控制板位于隔热板的背离模组架的一侧。由于BMS控制板安装于模组架的侧壁,且BMS控制板位于隔热板的背离模组架的一侧,相较于传统的储能模组,大大减少了BMS控制板受电池模组的热辐射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储能模组的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赖玖智,廖兴群,潘党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