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插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2524发布日期:2024-01-23 10:3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电池插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具体涉及电池插箱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池插箱一般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系统的电量存储,其结构简单、牢固,散热效果好,安全防护高,便于搬运、安装、维护,通常由箱体、若干个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构成。

2、据检索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cn218568987u公开了电池插箱。该电池插箱包括箱体、至少两个电芯模组单元和风扇,至少两个电芯模组单元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箱体内,相邻两个电芯模组单元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每个电芯模组单元包括若干电芯,若干电芯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一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三角形结构的导流板,另一端设置有风扇,风扇用于将环境中的气流吸入第二风道经第一风道排出,或将环境中的气流吹入第一风道经第二风道排出,以对电芯模组单元冷却降温,三角形结构的导流板能够很好的平衡气流,保证冷气流与电芯模组单元充分接触后将热量均匀导出,提高了风冷的冷却效果。

3、然而在实施以上方技术方案时,存在以下问题:以上技术方案虽然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冷却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箱体上方一般均会使用箱盖进行密封防尘,往往两者与箱体之间连接均为多个螺丝相固定,需要对箱体内部的元件维护时,拆卸箱盖十分不便,并且在拆卸后维护,同时需要对内部的电池芯组拆卸,从箱体内拿出电池芯组再维护,较为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电池插箱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当对内部元件维护时,拆卸箱盖不便,且维护需要把电机芯组从箱体内拆卸下来再拿出,较为耽误时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池插箱结构,包括插箱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插箱的上方,所述插箱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箱盖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壁套接有硬质弹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之间相插接;

3、所述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钢丝,所述钢丝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箱盖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箱盖的顶部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插箱的内底壁设置有升降结构。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空腔内部的拉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动块顶部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顶端的拉把,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所述箱盖的上方,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箱盖顶部的两个方形框、开设在两个所述方形框内侧壁的螺纹口、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口内壁的手拧螺栓、转动连接在所述手拧螺栓一端的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拉把的内部相插接。

6、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开设设在所述插箱内底壁的调节槽、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槽内侧壁的双向丝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外侧壁的两个移动块、铰接在所述移动块顶部的抬高板、铰接在所述抬高板顶部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插箱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插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插箱的内部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芯组,所述电池芯组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相固定。

8、优选的,所述插箱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其中一个可拆卸连接有灰尘过滤网。

9、优选的,所述插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框,所述排风框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

10、优选的,所述排风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排风扇的一侧。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2、通过设置插箱、箱盖、卡槽、活动槽、空心环、活动杆、卡块、连接孔、钢丝、空腔、连接结构、加固结构、升降结构、硬质弹簧,升降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当需要对内部插入的电池芯组维护的时候,通过拧动加固结构,对连接结构松开限制,通过同时拉动两个接触结构,带动钢丝在连接口内滑动,拉动活动杆在空心环内滑动,使其卡块往一侧移动,压动硬质弹簧收缩分离卡槽,实现箱盖与插箱之间快速分离,分离后通过升降结构直接把电池芯组,从插箱内推出裸露在插箱上方进行维护,无需对电池芯组拆卸,节省了拆卸的时间,提高其拆卸效率和节省人工。



技术特征:

1.电池插箱结构,包括插箱(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设置在所述插箱(1)的上方,所述插箱(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卡槽(3),所述箱盖(2)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活动槽(4),两个所述活动槽(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环(5),所述空心环(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外侧壁套接有硬质弹簧(20),所述活动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与所述卡槽(3)之间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1)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空腔(10)内部的拉动块(111)、固定连接在所述拉动块(111)顶部的连接杆(11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12)顶端的拉把(113),所述连接杆(112)的顶端贯穿所述箱盖(2)的上方,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箱盖(2)顶部的两个方形框(121)、开设在两个所述方形框(121)内侧壁的螺纹口(12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口(122)内壁的手拧螺栓(123)、转动连接在所述手拧螺栓(123)一端的卡板(124),所述卡板(124)与所述拉把(113)的内部相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13)包括开设在所述插箱(1)内底壁的调节槽(131)、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槽(131)内侧壁的双向丝杆(132)、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132)外侧壁的两个移动块(133)、铰接在所述移动块(133)顶部的抬高板(134)、铰接在所述抬高板(134)顶部的连接板(135)、固定连接在所述插箱(1)一侧的电机(136),所述电机(136)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插箱(1)的内部,且与所述双向丝杆(132)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板(135)与所述插箱(1)的内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芯组(14),所述电池芯组(14)与所述连接板(135)通过螺栓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箱(1)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通风口(15),所述通风口(15)的其中一个可拆卸连接有灰尘过滤网(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框(17),所述排风框(17)内部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插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框(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9),所述防护网(19)位于所述排风扇(18)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提出了电池插箱结构,包括插箱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插箱的上方,所述插箱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箱盖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空心环。本技术可实现当需要对内部插入的电池芯组维护的时候,通过拧动加固结构,对连接结构松开限制,通过同时拉动两个接触结构,带动钢丝在连接口内滑动,拉动活动杆在空心环内滑动,使其卡块往一侧移动,压动硬质弹簧收缩分离卡槽,实现箱盖与插箱之间快速分离,分离后通过升降结构直接把电池芯组,从插箱内推出裸露在插箱上方进行维护,无需对电池芯组拆卸,节省了拆卸的时间,提高其拆卸效率和节省人工。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涛,张威,朱倍倍,宋鹏功,吕远远,樊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金冠智能开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