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388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箱体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池包箱体是动力电池的主要承载结构,是保证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箱体内部安装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相关安装结构件,外部安装点与整车连接,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为电池起保护作用,因此需要一定的强度,同时为了保证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电池包箱体的质量需要控制;电池箱体一般包括不同的底板组成,其结构是实体,现有技术中,例如2018年10月12日,申请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设计的《电池箱体板》可以看出,该箱体底板为拼接结构,其表面具有外凸的闭合状棱条,导致其底板表面不平整,同时一般的电池箱体底板采用不锈钢钣金制作,导致其笨重,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本公司设计一种全新的结构,特申请此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用于电池箱体的拼接件,包括铝合金制作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层薄状,为矩形板,其两端设置拼接凹槽,所述拼接凹槽宽8.3mm,深为5.2mm,所述底板本体厚度为12mm,所述底板本体内部设置贯穿底板本体左右两端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高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面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与通槽贯通。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呈圆形,其直径为4mm。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孔长度16mm,宽8mm,并具有弧形转角结构。

5、进一步的,相邻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间隔棱,所述间隔棱的截面呈“i”形。

6、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形成的镂空区占底板本体的65%.这么高的比例在市面上是少有的,尽可能的降低了底板的重量。

7、本实新型改进巧妙,采用铝质板体结构制作,降低了成本,同时设计了通槽,可以降低重量,设计的凹槽作为咬合结构,整体为矩形,便于拼接,同时只有两侧存在凹槽,利于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电池箱体的拼接件,包括铝合金制作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层薄状,为矩形板,其两端设置拼接凹槽,所述拼接凹槽宽8.3mm,深为5.2mm,所述底板本体厚度为12mm,所述底板本体内部设置贯穿底板本体左右两端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高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面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与通槽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呈圆形,其直径为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长度16mm,宽8mm,并具有弧形转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间隔棱,所述间隔棱的截面呈“i”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底板结构,用于电池箱体的拼接件,包括铝合金制作的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层薄状,为矩形板,其两端设置拼接凹槽,所述拼接凹槽宽8.3mm,深为5.2mm,所述底板本体厚度为12mm,所述底板本体内部设置贯穿底板本体左右两端的通槽;所述通槽的高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面设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与通槽贯通。本实新型改进巧妙,采用铝质板体结构制作,降低了成本,同时设计了通槽,可以形成散热结构,设计的凹槽作为咬合结构,整体为矩形,便于拼接,同时只有两侧存在凹槽,利于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何洋,吴小平,王光明,何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恒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