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7121发布日期:2024-03-18 16: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尤其涉及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


背景技术:

1、宽带合路器是一种滤波器,可以将多个输入信号合并成一个输出信号。它可以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传递信号,而在其他频率上则对信号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滤波的效果。

2、宽带合路器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插入损耗。它的设计通常是基于共振腔或微带线等结构。其中,共振腔宽带合路器通过调节电容和电感等参数来实现频率响应,微带线宽带合路器则可以通过调节线宽、长度和阻抗等参数来实现频率响应。

3、宽带合路器可用于许多电子设备中,如通信设备、雷达、广播电视接收器等,可以提高设备的带宽和灵敏度,改善信号质量,减少干扰。

4、在宽带合路器设计中,由于通带比较宽原因故端口所需要的耦合比较强,若使用常规的设计端口耦合很难实现较强的耦合值,为此,本申请中将常规腔体滤波器方案改为pcb形式,将通带改为低通+高通形式。本设计对产品指标相对易于控制,免调谐,体积小,一致性高。加工成本与批量成本均相对较低,并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包括滤波器壳体,还包括:

4、连接在滤波器壳体内的滤波器盖板;

5、基板,设置在滤波器壳体内;

6、铜板和绝缘板,分别设置在基板的上下两表面;且所述基板、基板和绝缘板均设置在滤波器壳体和滤波器盖板之间,所述基板上还设有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

7、第一sma接头,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一侧;

8、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均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另一侧;

9、所述第一sma接头、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置于滤波器壳体内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上均设有铜片,所述第一微带线体和第二微带线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第三微带线体和铜片均与基板位于同一平面上。

11、优选地,所述滤波器壳体与滤波器盖板之间连接有沉头螺钉,所述滤波器壳体上设有沉孔,所述滤波器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沉头螺钉置于沉孔和通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基板、铜板和绝缘板上均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沉头螺钉插接在圆孔内。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沉孔、通孔和圆孔均设有多个,对应的所述沉头螺钉也设有多个。

14、优选地,所述第一sma接头置于滤波器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中央针,所述第二sma接头置于滤波器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中央针,所述第三sma接头置于滤波器壳体内的一段连接有第三中央针,所述第一中央针、第二中央针和第三中央针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的位置相对应。

15、优选地,所述滤波器壳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sma接头、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所述第一sma接头、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均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两侧。

1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安装板上均连接有两个盘头螺钉,所述安装板通过盘头螺钉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外壁上。

17、优选地,所述滤波器盖板的顶面低于滤波器壳体。

18、优选地,所述滤波器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滤波器盖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第三微带线体和铜片均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常规合路器设计方案改为高通+低通形式;高通滤波器允许高于某一截频的频率通过,而大大衰减较低频率的一种滤波器;它去掉了信号中不必要的低频成分或者说去掉了低频干扰;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整体解决了宽带合路器设计中难于实现强耦合的弊端,可实现比较宽的通带。



技术特征:

1.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包括滤波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体(304)、第二微带线体(305)和第三微带线体(306)上均设有铜片(307),所述第一微带线体(304)和第二微带线体(305)相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体(304)、第二微带线体(305)、第三微带线体(306)和铜片(307)均与基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1)与滤波器盖板(2)之间连接有沉头螺钉(102),所述滤波器壳体(1)上设有沉孔(101),所述滤波器盖板(2)上设有通孔(201),所述沉头螺钉(102)置于沉孔(101)和通孔(2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铜板(301)和绝缘板(302)上均设有与通孔(201)相对应的圆孔(303),所述沉头螺钉(102)插接在圆孔(3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01)、通孔(201)和圆孔(303)均设有多个,对应的所述沉头螺钉(102)也设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ma接头(401)置于滤波器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中央针(501),所述第二sma接头(402)置于滤波器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中央针(502),所述第三sma接头(403)置于滤波器壳体(1)内的一段连接有第三中央针(503),所述第一中央针(501)、第二中央针(502)和第三中央针(503)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微带线体(304)、第二微带线体(305)和第三微带线体(306)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第一sma接头(401)、第二sma接头(402)和第三sma接头(403)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上,所述第一sma接头(401)、第二sma接头(402)和第三sma接头(403)均通过安装板(4)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板(4)上均连接有两个盘头螺钉(404),所述安装板(4)通过盘头螺钉(404)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1)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盖板(2)的顶面低于滤波器壳体(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壳体(1)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103),所述滤波器盖板(2)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一微带线体(304)、第二微带线体(305)、第三微带线体(306)和铜片(307)均置于第一凹槽(103)与第二凹槽(20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属于滤波器领域。微带线形式高通低通滤波器结构,包括滤波器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滤波器壳体内的滤波器盖板;基板,设置在滤波器壳体内;铜板和绝缘板,分别设置在基板的上下两表面;基板上还设有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第一SMA接头,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一侧;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均固定连接在滤波器壳体的另一侧;第一SMA接头、第二SMA接头和第三SMA接头置于滤波器壳体内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微带线体、第二微带线体和第三微带线体相连接;本技术解决了宽带合路器设计中难于实现强耦合的弊端,可实现比较宽的通带。

技术研发人员:汪亭,史作毅,梁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诺泰信通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