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4686发布日期:2024-01-26 23:0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电动车续航里程要求,电动车电池包内电芯的能量密度持续攀升,电芯数量增加。电芯能量密度的增加将导致电池包热负荷的增加,为了使电芯数量增加后的电池包满足整车布置空间要求,就需要减小电芯之间的间隙,这将导致电芯间的散热空间减小。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电池包的散热问题,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散热:

2、1、采用自然散热或强制风冷散热,这类散热方式对密集排列的电芯的散热作用较差,电芯在大倍率充放电等车辆使用工况下容易因冷却不及时而出现热失控问题。

3、2、采用冷却液散热,通过将电芯浸入用于换热且沸点低的液态冷却液中,液态冷却液吸热沸腾转化为气态,气态冷却液通过电池箱向外部传热并再转化为液态。但电芯往往排列密集,电芯间的散热性能仍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解决电芯排列紧密导致电芯间的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电芯间的散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池模组和换热液,所述电池模组包含并排设置的多个电芯,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含夹设于相邻所述电芯间的夹设部,所述导热件还包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外部的伸出部,所述夹设部与所述伸出部相互连接,所述伸出部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换热液。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具有密封的内腔,所述电池模组、所述换热液和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具有空置空间,用于容纳气态的换热液。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液的沸点为15-45℃。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液的沸点为15-35℃。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一侧的加热膜,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加热膜都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换热液。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一侧的加热膜,所述换热液浸没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加热膜。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

11、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伸出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的多个所述伸出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多侧;位于所述电芯一侧的所述伸出部平行于所述电芯该侧的外表面。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设置于所述电芯至少一侧的所述伸出部上。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设置于所述伸出部远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至少一侧的所述伸出部上未设置所述加热膜。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出部与所述电芯之间存在间隔。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为方壳电芯(通常具有六个外表面),所述伸出部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伸出部伸出至所述电芯的多个外表面中至少一个,且与所述电芯的该外表面平行。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为圆柱电芯(通常具有两个端面),所述伸出部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伸出部伸出至所述电芯的两个端面中至少一个,且与所述电芯的该端面平行。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为软包电芯,则伸出部垂直于夹设部设置。上述设置中,间隔可以保证电芯与换热液接触提高电芯散热效果,伸出部平行于所在电芯侧的外表面或伸出部垂直于夹设部的设置可以保证伸出部占据较小的空间,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远离所述换热液的箱壁上设有供外部冷却剂流通的冷却腔;和/或所述箱体内远离所述换热液的箱壁上设有冷凝翅片。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未被换热液浸没处设有压力传感器。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外侧设有隔热层。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用于监测换热液液位的液位计;和/或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用于观察换热液液位的观察窗。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沿所述电池模组中的所述电芯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内。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池模组的两个电芯之间夹持导热件,且导热件的伸出部至少部分浸入换热液内,使得电池模组中排列紧密的电芯间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件的夹设部传递给伸出部,伸出部将热量进一步传递给换热液以进行散热,提高电芯间的散热性能,解决了电芯排列紧密导致电芯间的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和电芯间的散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电池模组(2)和换热液(3),所述电池模组(2)包含并排设置的多个电芯(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包含夹设于相邻所述电芯(21)间的夹设部(41),所述导热件(4)还包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2)外部的伸出部(42),所述夹设部(41)与所述伸出部(42)相互连接,所述伸出部(42)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换热液(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具有密封的内腔(11),所述电池模组(2)、所述换热液(3)和所述导热件(4)设置于所述内腔(11)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液(3)的沸点为15-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2)一侧的加热膜(5),所述电池模组(2)和所述加热膜(5)都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换热液(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5)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2)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热件(4)包括多个伸出部(4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的多个所述伸出部(42)对应设置于所述电芯(21)的多侧;位于所述电芯(21)一侧的所述伸出部(42)平行于所述电芯(21)该侧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加热膜(5),所述加热膜(5)设置于所述电芯(21)至少一侧的所述伸出部(4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5)设置于所述伸出部(42)远离所述电池模组(2)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1)至少一侧的所述伸出部(42)上未设置所述加热膜(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42)与所述电芯(21)之间存在间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远离所述换热液(3)的箱壁上设有供外部冷却剂流通的冷却腔(12);和/或所述箱体(1)内远离所述换热液(3)的箱壁上设有冷凝翅片(13)。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未被换热液(3)浸没处设有压力传感器(6)。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侧设有隔热层(9)。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用于监测换热液(3)液位的液位计(8);和/或所述箱体(1)还设置有用于观察换热液(3)液位的观察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池模组和换热液,所述电池模组包含并排设置的多个电芯,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含夹设于相邻所述电芯间的夹设部,所述导热件还包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外部的伸出部,所述夹设部与所述伸出部相互连接,所述伸出部至少部分浸入所述换热液。本技术解决了电芯排列紧密导致电芯间的散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电芯间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高秋明,严家伟,邱潇阁,韩耀星,李斌,肖宁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