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9101发布日期:2024-03-18 17:0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池模组被广泛应用。一般地,电池模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多个单体电池通过工装预设好位置后再采用焊接集流排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保证产品质量,作业人员通过外设检测设备连接集流排对单体电池或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检测,同时需要对单体电池膨胀量进行测量,例如,需要对圆柱电池的轴向膨胀量进行测量,以便电池模组预留足够高度的膨胀空间用于电芯的膨胀避让。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汇流排与电芯连接后完全覆盖电芯设置有极柱的端面,作业人员无法随时测量电芯的轴向膨胀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且便于电芯膨胀量的测量。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结构简单,且安全性高。

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用于连接电芯的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所述极柱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裸露部分所述第一端面的测试位,所述测试位用于所述电芯的轴向膨胀量定点测试。

5、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片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测试位。

6、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试位为第一孔,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片外侧面的距离为w,w≤i/(t*a*b),其中,i为所述电芯的额定电流,t为所述连接片的厚度,a为所述连接片的单位面积的过流能力,b为冗余系数,1.2≥b≥1.05。

7、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测试位为避让缺口,沿第二方向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连接片的距离为w,w≤i/(t*a*b),其中,i为所述电芯的额定电流,t为所述连接片的厚度,a为所述连接片的单位面积的过流能力,b为冗余系数,1.2≥b≥1.05。

8、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极柱可拆卸连接。

9、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至少临近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极柱的外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

10、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极柱两者中一个设置有插销,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极柱两者中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11、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至少临近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极柱的外周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纹配合。

12、作为电池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孔,所述第三孔用于连接外部测试设备。

1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和上述的电池连接结构,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连接片上开设测试位,使外部测量设备能够通过测试位对电芯的轴向膨胀量进行测试,随时测量便利;且可以实现不同作业人员或同一作业人员不同时间仍有针对性的定点测量,有效提升电芯轴向膨胀量的测量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用于连接电芯的极柱,所述电芯设置有所述极柱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端面,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裸露部分所述第一端面的测试位,所述测试位用于所述电芯的轴向膨胀量定点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片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测试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位为第一孔,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孔的孔壁与所述连接片外侧面的距离为w,w≤i/(t*a*b),其中,i为所述电芯的额定电流,t为所述连接片的厚度,a为所述连接片的单位面积的过流能力,b为冗余系数,1.2≥b≥1.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位为避让缺口,沿第二方向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连接片的距离为w,w≤i/(t*a*b),其中,i为所述电芯的额定电流,t为所述连接片的厚度,a为所述连接片的单位面积的过流能力,b为冗余系数,1.2≥b≥1.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极柱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至少临近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极柱的外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极柱两者中一个设置有插销,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极柱两者中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至少临近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极柱的外周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极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孔,所述第三孔用于连接外部测试设备。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芯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结构,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结构进行串联或并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其中电池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用于连接电芯的极柱,电芯设置有极柱的端面为第一端面,连接片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端面,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裸露部分第一端面的测试位,测试位用于电芯的轴向膨胀量定点测试。本技术的电池连接结构通过在连接片上开设测试位,使外部测量设备能够通过测试位对电芯的轴向膨胀量进行测试,随时测量便利;且可以实现不同作业人员或同一作业人员不同时间仍有针对性的定点测量,有效提升电芯轴向膨胀量的测量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凤,贾晨晓,李伟,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