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6276发布日期:2024-03-12 19:34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车,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1、新能源车上的蓄电池一般是置于蓄电池托盘上,再将蓄电池托盘安装于电动汽车上进行使用,因此蓄电池一般方便人们搬运、有较高的放置能力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专利号为202221253498.9的一项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涉及新能源车领域,包括托盘本体,托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托盘本体内设有散热组件和防尘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散热腔和散热口,导热板的两侧设有导热块,导热板上设有延伸至散热腔内的散热片,托盘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

3、但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对蓄电池进行防护,容易使蓄电池受到直接撞击造成损坏,为此提出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通过防护板等防护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包括蓄电池本体以及用于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支撑放置的托盘,所述蓄电池本体设置有四个且呈直线排列分布在托盘上,还包括:

3、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有四组且分别分布在托盘四边侧壁,所述托盘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托盘连接对四个蓄电池本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与防护板四角连接,所述防护板通过连接组件与限位组件以及托盘侧壁连接。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板以及螺杆,所述顶板罩盖在蓄电池本体上表面且与托盘相对设置,所述顶板以及托盘相对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顶板与托盘相对应的四角处,所述螺杆与顶板以及托盘螺纹连接。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套筒、转动板以及弹簧b,所述固定杆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筒一端套设在固定杆远离外螺纹的一端且与固定杆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弹簧b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套筒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直径大于套筒直径大小,所述弹簧b两端分别与转动板一侧以及固定杆伸入套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四角分别开设有与套筒相契合的通孔,所述顶板以及托盘四边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固定杆外螺纹一端相对应的螺纹孔。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远离转动板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在通孔外侧,所述阻尼器远离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a,所述固定杆外螺纹一端与螺纹孔相契合时,弹簧a远离阻尼器的一端与顶板以及托盘侧壁接触连接。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靠近底部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四角分别开设有用于对托盘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框下表面高度低于托盘下表面高度,所述安装框靠近底部的一端四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散热口。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底部以及顶板顶部均开设有与蓄电池本体两端相契合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侧壁与放置槽内部放置的蓄电池本体侧壁相贴合。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顶部开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分布的散热孔,所述托盘底部的放置槽内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网状分布的加强筋。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将四个螺杆分别穿过顶板以及托盘四角的螺纹孔,达到将蓄电池本体限位固定在顶板以及托盘间的目的,再将固定杆以及套筒穿过防护板上的通孔,通过拧动转动板使固定杆外螺纹一端与顶板以及托盘上的螺纹孔相契合,使得弹簧a远离阻尼器的一端与顶板以及托盘侧壁相接触,达到通过四组连接组件作用将防护板连接固定在顶板以及托盘外侧壁的目的,重复操作,直至将四个防护板分别连接固定在托盘以及顶板四边侧壁,实现通过防护板以及连接组件作用,达到对蓄电池本体进行防护,避免蓄电池本体直接遭受外界撞击力对蓄电池本体造成损坏的技术效果;

14、2、通过安装框将托盘与安装平面间隔出一段距离,实现方便使蓄电池本体底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加强筋以及散热口作用向外散发,避免蓄电池本体底部热量聚集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包括蓄电池本体(2)以及用于对蓄电池本体(2)进行支撑放置的托盘(1),所述蓄电池本体(2)设置有四个且呈直线排列分布在托盘(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顶板(7)以及螺杆(8),所述顶板(7)罩盖在蓄电池本体(2)上表面且与托盘(1)相对设置,所述顶板(7)以及托盘(1)相对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与螺杆(8)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杆(8)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顶板(7)与托盘(1)相对应的四角处,所述螺杆(8)与顶板(7)以及托盘(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固定杆(9)、套筒(10)、转动板(11)以及弹簧b(14),所述固定杆(9)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筒(10)一端套设在固定杆(9)远离外螺纹的一端且与固定杆(9)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弹簧b(14)设置在套筒(10)内部,所述套筒(10)远离固定杆(9)的一端与转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1)直径大于套筒(10)直径大小,所述弹簧b(14)两端分别与转动板(11)一侧以及固定杆(9)伸入套筒(1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5)四角分别开设有与套筒(10)相契合的通孔,所述顶板(7)以及托盘(1)四边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固定杆(9)外螺纹一端相对应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远离转动板(1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2),所述阻尼器(12)设置在通孔外侧,所述阻尼器(12)远离防护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a(13),所述固定杆(9)外螺纹一端与螺纹孔相契合时,弹簧a(13)远离阻尼器(12)的一端与顶板(7)以及托盘(1)侧壁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靠近底部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9),所述安装框(19)四角分别开设有用于对托盘(1)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框(19)下表面高度低于托盘(1)下表面高度,所述安装框(19)靠近底部的一端四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散热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底部以及顶板(7)顶部均开设有与蓄电池本体(2)两端相契合的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垫块(16),所述垫块(16)侧壁与放置槽(15)内部放置的蓄电池本体(2)侧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顶部开设有若干呈直线排列分布的散热孔(17),所述托盘(1)底部的放置槽(15)内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呈网状分布的加强筋(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的蓄电池托盘结构,包括蓄电池本体以及托盘,还包括防护机构,本技术属于新能源车技术领域;本技术中通过将四个螺杆分别穿过顶板以及托盘四角的螺纹孔,达到将蓄电池本体限位固定在顶板以及托盘间的目的,再将固定杆以及套筒穿过防护板上的通孔,通过拧动转动板使固定杆外螺纹一端与顶板以及托盘上的螺纹孔相契合,使得弹簧A远离阻尼器的一端与顶板以及托盘侧壁相接触,重复操作,直至将四个防护板分别连接固定在托盘以及顶板四边侧壁,实现通过防护板以及连接组件作用,达到对蓄电池本体进行防护,避免蓄电池本体直接遭受外界撞击力对蓄电池本体造成损坏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少民,彭志健,王佩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德欣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