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5371发布日期:2024-02-22 21:0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


背景技术:

1、新能源电池的下壳体是指用于封装和保护电池内部组件的外壳结构。下壳体在新能源电池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池内部组件,同时也有助于散热和防止电池过热,它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都有很大影响。

2、现有的新能源电池下壳体为了良好的对电池组散热,一般在下壳体下表面会集成有冷却管道,以通过冷却液在冷却管道内流动对电池组进行吸热降温,但是冷却管道会有凸出下壳体的部分,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地面崩起的石子、尖锐物会与凸出的冷却管道接触碰撞,严重的情况会造成冷却管道发生凹陷或刺穿,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包括:

3、下壳体,其具有冷液进口及冷液出口,所述冷液进口与冷液出口并排设置,所述下壳体前表面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液进口及冷液出口内部联通;

4、挡板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前表面,以抵挡外部物体对冷却通道的碰撞接触。

5、优选地,所述挡板机构包括挡板、密封垫及硅胶板,所述密封垫通过胶水粘黏固定于挡板一侧表面边缘,以在所述密封垫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时对两者空隙进行密封,所述硅胶板设置于挡板一侧表面中部,以对外部物体与挡板碰撞震动进行吸收。

6、优选地,所述硅胶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7、优选地,所述挡板另一侧壁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个。

8、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内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以进行通风。

9、优选地,所述挡板厚度为零点五毫米到三毫米。

10、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侧壁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侧开设有与外部上壳体相配合的安装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有挡板、密封垫及硅胶板,避免外侧物体直接与冷却通道发生接触碰撞,使冷却通道发生凹陷或刺穿,本装置利于提高冷却通道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硅胶板对振动噪声进行吸收,降低外侧物体与挡板发生较大碰撞噪声,影响新能源车体行驶的静音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5)包括挡板(51)、密封垫(52)及硅胶板(53),所述密封垫(52)通过胶水粘黏固定于挡板(51)一侧表面边缘,以在所述密封垫(52)与下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时对两者空隙进行密封,所述硅胶板(53)设置于挡板(51)一侧表面中部,以对外部物体与挡板(51)碰撞震动进行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板(53)一侧表面设置有反光层(5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1)另一侧壁固定有加强筋(511),所述加强筋(511)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511)内侧贯穿开设有通风孔(512)以进行通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1)厚度为零点五毫米到三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侧壁固定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内侧开设有与外部上壳体相配合的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式新能源电池下壳体,包括:下壳体,其具有冷液进口及冷液出口,所述冷液进口与冷液出口并排设置,所述下壳体前表面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液进口及冷液出口内部联通;挡板机构,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前表面,以抵挡外部物体对冷却通道的碰撞接触;通过设置有挡板、密封垫及硅胶板,避免外侧物体直接与冷却通道发生接触碰撞,使冷却通道发生凹陷或刺穿,本装置利于提高冷却通道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硅胶板对振动噪声进行吸收,降低外侧物体与挡板发生较大碰撞噪声,影响车体行驶的静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滨,蔡建胜,王生友,齐修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