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1252发布日期:2024-04-18 11:25阅读:6来源:国知局
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为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1、经过对普通产品在超高压下工作时失效产品的解剖分析,发现几乎都在芯子两端面有严重烧焦的痕迹;而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单个大芯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散热不及时而造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容器来降低发热量,并提高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解决了单个大芯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散热不及时而造成,易导致芯子两端面有严重烧焦的痕迹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个芯子,相邻所述芯子之间串联连接,相邻芯子之间具有间隙。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芯子包括阳极片、阴极片和卷筒构成,所述阳极片和阴极片卷设在卷筒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与最上方的芯子中的阳极片和阴极片电连接的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芯子中的阳极片之间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相邻芯子中的阴极片之间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卷筒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通过螺栓与壳体内壁之间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盘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壳体内壁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与壳体内壁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设有散热凸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

12、1、通过将多个串联的芯子来构成整体芯子,并且各个芯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空间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13、2、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散热凸条,能够增大壳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热量散发不及时;

14、3、通过在卷筒上套设支撑盘,能够加强卷筒的稳定性,使得电容的耐压和稳定性更好。



技术特征:

1.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若干个芯子(4),相邻所述芯子(4)之间串联连接,相邻芯子(4)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最上方的芯子(4)中的阳极片(42)和阴极片(43)电连接的阳极引线(2)和阴极引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芯子(4)中的阳极片(42)之间通过第一导线(6)连接,相邻芯子(4)中的阴极片(43)之间通过第二导线(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41)的外侧套设有支撑盘(5),所述支撑盘(5)通过螺栓与壳体(1)内壁之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5)上设有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和壳体(1)内壁的对应位置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块(51)通过螺栓与壳体(1)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设有散热凸条(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多串芯子串联的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个芯子,相邻所述芯子之间串联连接,相邻芯子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芯子包括阳极片、阴极片和卷筒构成,所述阳极片和阴极片卷设在卷筒内,还包括与最上方的芯子中的阳极片和阴极片电连接的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通过将多个串联的芯子来构成整体芯子,并且各个芯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空间进行散热,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散热凸条,能够增大壳体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避免热量散发不及时;通过在卷筒上套设支撑盘,能够加强卷筒的稳定性,使得电容的耐压和稳定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东,卢建明,谢志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欣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