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3174发布日期:2024-01-23 11: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电力,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


背景技术:

1、继电器是一种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的电子控制器件,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高压直流继电器作为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大多采用动簧片直动式结构,即利用两个静触头与一个动簧片的配合,起到接通和分断负载的功能。

2、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分断负载的原理是通过设置永磁体产生定向磁吹磁场,当动静触点分离产生电弧时,电弧受磁吹磁场作用快速拉长,直至电弧断开,电弧断开也就实现了负载的分断。其中,最严苛的分断称为“极限分断”,极限分断的负载是额定负载的几倍,如果电弧在动静触头处不够稳定,电弧在动静触点表面转移,将会导致电弧无法主要沿着磁吹拉弧路径灭弧,最终导致无法分断电弧,产品会因为过载过热而产生爆炸烧毁。

3、另外,为了满足抗短路要求,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都在内部动静触点附近设置软磁体即抗短路环,以便于在短路电流通过时产生电磁吸力用于抵抗电动斥力。但由于软磁体在通电导体附近会被磁化,从而对电弧会有吸引的作用。

4、由于软磁体即抗短路环的设置,继电器在极限分断时,电弧不仅受磁吹磁场作用,还会受到磁化后软磁体的作用,导致电弧混乱,使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极限分断”能力下降。同时,还会造成短路环烧坏,影响抗短路效果,如果在短路环上方设辅助触点,电弧还会烧坏辅助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提升电弧分断的可靠性,安全性好。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3、其中,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为所述动簧片的顶面,所述动簧片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隔弧槽,所述第一隔弧槽用于阻碍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

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壁和第一槽底,所述第一槽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5、其中,所述电弧移动至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动簧片顶面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聚弧,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侧的顶面和所述第一槽底之间的高度差用于阻碍所述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

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隔弧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为沿所述动簧片宽度方向的通槽。

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动簧片位于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分别对应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隔弧槽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1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为直线型结构、凸形结构和x形结构中至少一种。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弧槽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隔弧槽环设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周围。

1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的侧壁设置有隔弧结构,所述隔弧结构用于阻碍所述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

1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弧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动簧片侧壁的第二隔弧槽;和/或,

15、所述隔弧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动簧片侧壁的隔弧凸起。

1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弧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槽壁和第二槽底;

17、其中,所述电弧移动至所述第二槽壁和所述动簧片侧壁之间的连接处形成聚弧,所述动簧片侧壁和所述第二槽底之间的高度差用于阻碍所述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

1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弧槽为沿所述静触点引出端轴向方向的通槽。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弧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两侧;和/或,

20、所述隔弧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宽度方向的两侧。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接触单元,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上述的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2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抗短路组件,所述抗短路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用于抵抗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电动斥力。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的接触单元。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动簧片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当动簧片和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底部的静触点相接触时,实现电流从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入,经过动簧片后从另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出,从而实现连通负载。在动簧片朝向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弧槽,即将第一隔弧槽设置于动簧片的顶面,阻碍电弧沿动簧片的顶面移动,从而隔绝和切断电弧在动簧片顶面转移路径,并阻碍电弧向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转移,避免出现动簧片和一对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两组动静触点产生的电弧短接,使得电弧在原有设定的磁吹磁场灭弧路径上能够高效灭弧,提高了灭弧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槽壁和第一槽底,所述第一槽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隔弧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为沿所述动簧片宽度方向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动簧片位于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分别对应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相抵接;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隔弧槽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隔弧槽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为直线型结构、凸形结构和x形结构中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槽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隔弧槽环设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的侧壁设置有隔弧结构,所述隔弧结构用于阻碍所述电弧朝向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的部位为第一接触部,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内边缘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动簧片侧壁的第二隔弧槽;和/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弧槽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槽壁和第二槽底;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弧槽为沿所述静触点引出端轴向方向的通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弧结构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沿所述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两侧;和/或,

15.一种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动簧片,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触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短路组件,所述抗短路组件至少设置于所述动簧片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出现故障大电流时产生吸力,用于抵抗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电动斥力。

17.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16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簧片、接触单元和继电器,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其中,动簧片朝向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为所述动簧片的顶面,动簧片的顶面设置有第一隔弧槽,第一隔弧槽用于阻碍电弧朝向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彼此靠近方向的移动。在动簧片朝向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弧槽,即将第一隔弧槽设置于动簧片的顶面,阻碍电弧移动,从而隔绝和切断电弧的转移路径,并阻碍电弧向动簧片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转移,避免出现动簧片和一对静触点引出端之间的两组动静触点产生的电弧短接,使得电弧在原有设定的磁吹磁场灭弧路径上能够高效灭弧,提高了灭弧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王萌,谢丰柱,陈松生,邱瑞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