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3292发布日期:2024-03-18 16:5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池模组通常包括端板和由多个电芯堆叠形成的电芯组,端板分别设置于电芯组的两端,其中,电池模组的组装方式通常是:在电芯与电芯之间打结构胶和贴绝缘片,在电芯和端板之间打结构胶和贴绝缘片,然后通过钢带将端板和堆叠好的电芯组捆绑在一起,电池模组的这种组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2、1.捆绑固定的效果受绝缘片厚度、电芯厚度、端板厚度和钢带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若干绝缘片、若干电芯、两块端板这些部件堆叠在一起后的总厚度涉及到的尺寸链,公差带难以管控,难以保证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

3、2.打结构胶然后贴绝缘片这项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并且,为了将钢带套入到堆叠好的电芯组上,需要专门的夹具挤压电芯组,然后将钢带套入,生产成本较高,组装较为复杂;

4、3.电芯的散热不佳,各个电芯容易出现温度不均以及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旨在保证和提高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并旨在简化组装工序以降低生产成本,还旨在提高电芯的散热。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池模组壳体,电池模组壳体,包括:底板、端板及绝缘间隔板,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端板,所述绝缘间隔板一体成型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绝缘间隔板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以形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纳电芯,所述绝缘间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用于连通相邻两所述安装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间隔板的开孔率为10%-15%。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所述端板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壳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所述底板、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围合成壳本体,所述底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孔为s型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排列设置以构成栅格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板上开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和/或者,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四散热孔,所述第四散热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壳体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所述限位条用于与电芯的外侧面相抵。

12、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电芯,至少两个所述电芯一一对应设置于至少两个安装腔内,各所述电芯构成电芯组,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组的端部相抵接。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1)底板和绝缘间隔板一体成型,绝缘间隔板将该电池模组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为至少两个用于容纳电芯的安装腔,减少了零部件和生产工装的数量和种类,简化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15、2)可以避免在两个电芯之间打结构胶和贴绝缘片以及可以避免在电芯和端板之间打结构胶和贴绝缘片,影响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的因素得以减少,从而更加容易管控和提升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

16、3)第一散热孔开设于绝缘间隔板,有利于电芯的散热,也有利于保证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还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

17、4)相邻两安装腔通过第一散热孔连通,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各个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技术特征:

1.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端板(12)及绝缘间隔板(14),所述底板(1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一所述端板(12),所述绝缘间隔板(14)一体成型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绝缘间隔板(14)位于两个所述端板(12)之间以形成至少两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容纳电芯(21),所述绝缘间隔板(14)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5),所述第一散热孔(15)用于连通相邻两所述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间隔板(14)的开孔率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端板(12)与所述底板(1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壳体(100)还包括侧板(13),所述侧板(13)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板(12)之间,所述底板(11)、所述端板(12)和所述侧板(13)围合成壳本体,所述底板(11)、所述端板(12)与所述侧板(13)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3)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6),所述第二散热孔(16)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16)为s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1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孔(16)排列设置以构成栅格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2)上开设有第三散热孔(17),所述第三散热孔(17)与所述安装腔连通,和/或者,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第四散热孔(18),所述第四散热孔(18)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壳体(100)还包括限位条(19),所述限位条(19)连接于两个所述端板(12)之间,所述限位条(19)用于与电芯(21)的外侧面相抵。

10.电池模组(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壳体(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电芯(21),至少两个所述电芯(21)一一对应设置于至少两个安装腔内,各所述电芯(21)构成电芯组,端板(12)与所述电芯组的端部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壳体包括:底板、端板及绝缘间隔板,底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端板,绝缘间隔板一体成型于底板上,绝缘间隔板位于两个端板之间以形成至少两个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容纳电芯,绝缘间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用于连通相邻两安装腔。如此,减少了零部件和生产工装的数量和种类,简化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影响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的因素得以减少,从而更容易管控和提升电池模组的产品质量,第一散热孔开设于绝缘间隔板,有利于电芯的散热,也有利于保证整体生产效率,更加重要地,相邻两安装腔通过第一散热孔连通,有利于提高各个电芯的温度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