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1373发布日期:2024-03-18 16:48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特别是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池极柱是连接汇流排和电池盖板的零件,在电流输出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焊接式、注塑式和u型夹紧式。

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汽车启停电池采用焊接式连接,通过热焊接直接将极柱焊接在汇流排上,但是这种焊接后的极柱并不稳定,容易与汇流排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包括:电池盒,电芯支架,电芯组,汇流排组,电池盖,所述汇流排组包括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以及第三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在靠近所述电芯支架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极柱组的第一焊接孔;所述电池盖在靠近所述汇流排组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开设有用于焊接极柱组的第二焊接孔,所述定位块用于连接盖帽,所述盖帽在远离电池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焊接极柱组的第三焊接孔,所述定位块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盖帽的焊接槽。

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呈l型,设置于所述电芯支架限位块组的一面,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的长边与所述电芯组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的短边板与所述电芯支架连接。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上的通孔,与所述电芯支架上的正负符号标识处相对应。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极柱组靠近所述汇流排组的一端设置有配位轴,所述配位轴与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上的通孔相连。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极柱组靠近所述电池盖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用于连接所述盖帽。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盖帽内开设有与所述极柱组的螺纹柱相适配的螺纹孔。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汇流排上设置第一焊接孔,以及在极柱上设置配位轴,能更好与汇流排定位并固焊,并且能提升焊接后极柱与汇流排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在极柱组上设置螺纹柱以及在盖帽内设置相匹配的螺纹孔,使得极柱组与盖帽之间能快速定位配合,并且在电池盖的定位块内设置第二焊接孔,增强了极柱与电池盖之间结构稳定,通过在盖帽上设置第三焊接孔,增强了极柱与盖帽之间的连接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包括:电池盒(1),电芯支架(2),电芯组(3),汇流排组(4),电池盖(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41)和第三汇流排(43)呈l型,设置于所述电芯支架(2)限位块组的一面,所述第一汇流排(41)和第三汇流排(43)的长边板与所述电芯组(3)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41)和第三汇流排(43)的短边板与所述电芯支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41)和第三汇流排(43)上的通孔,与所述电芯支架(2)上的正负符号标识处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5)靠近所述汇流排组(4)的一端设置有配位轴,所述配位轴与所述第一汇流排(41)和第三汇流排(43)上的通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5)靠近所述电池盖(6)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用于连接所述盖帽(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7)内开设有与所述极柱组(5)的螺纹柱相适配的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低压电池正负极结构,包括:电池盒,电芯支架,电芯组,汇流排组,电池盖,所述汇流排组包括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以及第三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在靠近所述电芯支架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极柱组的第一焊接孔;所述电池盖在靠近所述汇流排组处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开设有用于焊接极柱组的第二焊接孔,所述定位块用于连接盖帽,所述盖帽在远离电池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焊接极柱组的第三焊接孔,所述定位块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盖帽的焊接槽,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正负极柱的快速配合,通过激光焊接避免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同时提升正负极柱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泛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