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6646发布日期:2024-04-30 16:57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可以放置在箱体的底部支撑上,由此实现对电池的支撑。考虑到电池的放置方式,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可能会对于壳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以改善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和设置在底部支撑上的多个电池,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解液和电芯,壳体内的游离电解液含量为0.2g-5g,壳体包括:

3、盖板,盖板设置于底部支撑上,以支撑电芯;

4、壳体件,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和多个电池,多个电池设置在底部支撑上,从而使得底部支撑实现对电池的支撑。电池的壳体包括盖板和壳体件,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进而保证壳体件与盖板的连接稳定性,而壳体内设置有电解液和电芯,并且盖板设置于底部支撑上用于支撑电芯,即盖板作为电芯的支撑,内部电解液受到重力作用,导致游离电解液一般积聚在电池底部,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位置处接触电解液,电芯底部可能会发生掉料,通过将壳体内的游离电解液含量控制为0.2g-5g,不仅可以降低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位置处被腐蚀的风险,且可以保证电池后续整体的循环寿命,由此可靠改善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10)和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10)上的多个电池(20),所述电池(20)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的电解液和电芯(23),所述壳体(21)内的游离电解液含量为0.2g-5g,所述壳体(2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三元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所述游离电解液含量≥0.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212)与所述盖板(211)激光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件(212)包括侧壁部分(2121)和底壁部分(2122),所述侧壁部分(2121)和所述底壁部分(2122)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盖板(211)与所述侧壁部分(2121)焊接连接,且所述盖板(211)与所述底壁部分(2122)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组件(22),所述极柱组件(22)设置于所述壳体件(2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22)设置于所述壳体件(212)与所述盖板(211)相对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吸液件(24),所述吸液件(24)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吸液件(24)位于所述电芯(23)和所述盖板(2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24)的孔隙率≥5ppi。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支撑件(25),所述绝缘支撑件(25)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绝缘支撑件(25)位于所述电芯(23)和所述盖板(211)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吸液件(24),所述吸液件(24)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吸液件(24)位于所述电芯(23)和所述盖板(21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防爆阀(26),所述防爆阀(26)设置于所述盖板(21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防爆阀(26),所述防爆阀(26)设置于所述壳体件(212)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26)设置于所述壳体件(212)与所述盖板(211)相对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0)为四棱柱型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和设置在底部支撑上的多个电池,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解液和电芯,壳体内的游离电解液含量为0.2g‑5g,壳体包括:盖板,盖板设置于底部支撑上,以支撑电芯;壳体件,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盖板设置于底部支撑上用于支撑电芯,即盖板作为电芯的支撑,内部电解液受到重力作用,导致游离电解液一般积聚在电池底部,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位置处接触电解液,电芯底部可能会发生掉料,通过将壳体内的游离电解液含量控制为0.2g‑5g,不仅可以降低壳体件与盖板焊接连接位置处被腐蚀的风险,且可以保证电池后续整体的循环寿命,由此可靠改善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马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