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9349发布日期:2024-04-01 14:0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模组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模组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需求增加,对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池包的电量需求也随之增大。为了追求更高电量的电池包,电芯尺寸以及模组尺寸也逐渐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配难度,工人在装配操作时,更难装配并且耗时增加,并且模组长度方向无限增长的话,电压集成以及采集版块的难度也增大,制造可行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电池包尤其是大电量、大尺寸电池包的装配难度大、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

3、汇流构件,所述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模组相连接;

4、支撑底座,相邻所述模组上的所述汇流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叠放并固定至同一个所述支撑底座。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构件还包括折弯连接部,所述折弯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模组的端面连接;

7、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支撑底座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搭设于所述支撑底座,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形成有安装部,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10、所述安装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梁的高度。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梁的厚度。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所述模组与所述固定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设置有绝缘层。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支撑底座。

1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因而,具有该模组连接结构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7、本申请提供的模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汇流构件,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模组相连接;支撑底座,相邻模组上的汇流构件的第二连接部叠放并固定至同一个支撑底座。

18、本申请提供的模组连接结构,通过汇流构件局部叠放的方式将两个汇流构件重叠的部分固定至同一个支撑底座,从而将两模组串联导通,在确保汇流构件与模组之间、汇流构件与汇流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缩减模组连接位置的空间占用情况,降低连接难度,减少模组连接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有效减小电压集成版块的尺寸,适用于多数类型的模组连接、电池包装配过程。

19、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括上述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因而,通过本模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模组与模组连接过程的操作难度和耗时,同时能够有效缩减模组连接位置在电池包内占用的空间,便于电池包空间合理布局,有助于缩减电池包的整体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构件还包括折弯连接部,所述折弯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模组的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不同的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搭设于所述支撑底座,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形成有安装部,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梁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所述模组与所述固定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设置有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连接结构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支撑底座。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连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组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模组;汇流构件,汇流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模组相连接;支撑底座,相邻模组上的汇流构件的第二连接部叠放并固定至同一个支撑底座。本申请提供的模组连接结构,通过汇流构件局部叠放的方式将两个汇流构件重叠的部分固定至同一个支撑底座,从而将两模组串联导通,在确保汇流构件与模组之间、汇流构件与汇流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缩减模组连接位置的空间占用情况,降低连接难度,减少模组连接过程的耗时,且能够有效减小电压集成版块的尺寸,适用于多数类型的模组连接、电池包装配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瑞,张佳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