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7369发布日期:2024-04-18 11:35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指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能量密度的需求,现在的电池模组不断做长,相关设计中,会在长模组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中间板连接相邻的电池组以提高长模组整体的结构强度。在电池模组设于箱体中以装配成电池包时,需要将电池模组吊装至箱体中,为了实现吊装,可以在电池模组中设置吊装孔,那么如何设置吊装孔,特别是在中间板处吊装孔的设计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用以实现吊装孔的设置,避免在吊装时划伤电池,提高吊装强度,避免吊装位置变形。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电池组和固定所述电池组的框体,每个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所述框体包括中间板和侧板,所述中间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小侧面、大侧面、顶面和底面,所述小侧面和所述大侧面均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所述大侧面面朝所述电池组,所述侧板与所述小侧面连接,所述框体具有第一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侧板、且从与所述侧板连接的所述小侧面延伸至所述中间板内。

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如第一方面中介绍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箱体内。

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因第一吊装孔沿侧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侧板、且从与侧板连接的小侧面延伸至中间板内,所以在通过第一吊装孔进行吊装时可以避免接触到电池,进而避免在吊装时划伤电池;并且,由于第一吊装孔贯穿侧板且延伸至中间板内,使得第一吊装孔具有一定的深度,增加了吊装强度,进而避免在吊装时吊装位置变形,从而提高装配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侧板无需避让第一吊装孔做额外的避让设计,即无需额外切除侧板本体部分,保证了侧板的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组和固定所述电池组的框体,每个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所述框体包括中间板和侧板,所述中间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小侧面、大侧面、顶面和底面,所述小侧面和所述大侧面均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所述大侧面面朝所述电池组,所述侧板与所述小侧面连接,所述框体具有第一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沿所述侧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侧板、且从与所述侧板连接的所述小侧面延伸至所述中间板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完全遮挡对应连接的所述小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侧面的面积与参考面积的比值为50%至85%,所述参考面积为:所述侧板的最大高度与所述中间板的厚度的乘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孔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8mm至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顶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设置紧固件;所述第一吊装孔与所述凹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与所述第一吊装孔连通的侧壁为连通侧壁,所述连通侧壁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避让所述紧固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在平行于所述顶面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形状为v字型、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外端板,所述外端板沿着各所述电池组的排列方向分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侧板还与所述外端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板设有两个且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分设于各所述电池组的两端;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于所述箱体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因第一吊装孔沿侧板的厚度方向贯穿侧板、且从与侧板连接的中间板中的小侧面延伸至中间板内,所以在通过第一吊装孔进行吊装时可以避免接触到电池,进而避免在吊装时划伤电池;并且,由于第一吊装孔贯穿侧板且延伸至中间板内,使得第一吊装孔具有一定的深度,增加了吊装强度,进而避免在吊装时吊装位置变形,从而提高装配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孟林,蒋昕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