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1593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电池,特别涉及到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快充效率、安全性能等已经成为电池厂的重点研究课题。

2、现有技术中,电池系统热安全防护一般有主动抑制热失控和被动抑制热蔓延两种措施,其中,主动抑制热失控通常是通过热管理系统的调节来导热实现加大热量散发、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被动抑制热蔓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电芯喷发薄弱点周围设置防火墙,一旦电芯热失控,火会被防火墙挡住,防止直接喷到相邻电芯,引发热蔓延;二是把软包电芯做成模组,在模组壳体上设置防爆阀或者在壳体相对安全的喷发方向的位置上设置泄压口,形成定向喷发的作用,来降低热蔓延的几率。

3、上述软包电池系统的防火方式中,现有的液冷板的孔为通孔,例如公开号为cn217933979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气式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液冷板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液冷板本体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贯通液冷板本体的两个表面;液冷板本体内形成有流道,排气孔贯通液冷板本体的流道间隙。液冷板本体上开设排气孔,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可通过液冷板本体的排气孔进行排气,延长了电芯热失控发生明火的时间,使液冷板本体既具有液冷散热功能,也具有排气泄压功能,可对热蔓延有效疏通以及定向喷发。但是电芯堆叠体之间堆叠容易通过液冷板上的排气孔喷到相邻的电芯堆叠体发生热蔓延,导致并排的电芯堆叠体受到影响,发生热蔓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并排的电芯堆叠体之间容易发生热蔓延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箱体和所述箱体内的电芯堆叠体;所述箱体至少包括一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侧;所述侧板内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对应所述电芯堆叠体设有排气孔。

3、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内侧板上。

4、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内设有液冷通道和液冷通口,所述液冷通口为所述液冷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5、进一步地,所述液冷通道至少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留有过流通道。

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远离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远离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

7、进一步地,还包括阻燃隔热胶,所述电芯堆叠体至少包括第一电芯堆叠体和第二电芯堆叠体,所述第一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之间的连接处填充有所述阻燃隔热胶。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芯堆叠体的各相邻的、且需要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芯极耳直接焊接;和/或,所述第二电芯堆叠体的各相邻的、且需要相互连接的所述电芯极耳直接焊接。

9、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隔热胶的填充方式为注胶或涂胶。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胶为陶瓷化隔热结构胶。

11、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箱体和所述箱体内的电芯堆叠体;所述箱体至少包括一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侧;所述侧板内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对应所述电芯堆叠体设有排气孔。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喷发的火花会被箱体的侧板所隔绝,侧板上设置的排气孔能够对电芯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起到导向作用,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由排气孔引导至排气通道从侧板的两端排出,以避免并排的电芯堆叠体受到影响,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火焰串烧,避免产生电池热失控后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所述箱体内的电芯堆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设有所述排气通道,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内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内设有液冷通道和液冷通口,所述液冷通口为所述液冷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通道至少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留有过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远离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远离所述过流通道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隔热胶,所述电芯堆叠体至少包括第一电芯堆叠体和第二电芯堆叠体,所述第一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堆叠体的极耳之间的连接处填充有所述阻燃隔热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堆叠体的各相邻的、且需要相互连接的电芯极耳直接焊接;和/或,所述第二电芯堆叠体的各相邻的、且需要相互连接的电芯极耳直接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隔热胶的填充方式为注胶或涂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隔热胶为陶瓷化隔热结构胶。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包括箱体和所述箱体内的电芯堆叠体;所述箱体至少包括一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堆叠体的两侧;所述侧板内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对应所述电芯堆叠体设有排气孔。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喷发的火花会被箱体的侧板所隔绝,侧板上设置的排气孔能够对电芯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起到导向作用,热失控产生的高温气体由排气孔引导至排气通道从侧板的两端排出,以避免相邻的电芯堆叠体受到影响,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造成的火焰串烧,避免产生电池热失控后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范禄兵,邬亨英,郭伟忠,宋伟伟,郭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